通古今之变 有益于当时也
出自他的《报任安书》,这是他答任安的一封信,但此信并不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是一篇独立于《史记》之外的文章。其中说: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意思是说他编纂《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从远古的黄帝到他尚在世的汉代,共写了130篇 ,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随着《报任安书》的传播,司马迁这三句话为人们所熟知,成为评价司马迁《史记》的名言。
但对这三句话,怎么理解?人们似乎还没有完全把这三句话当做同一回事,只认为《史记》是“通古今之变”的历史书,用这部书来“成一家之言”,但为什么又要“究天人之际”呢?而且怎样才能“究天人之际”呢?“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又是什么关系呢?
这些问题,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并没有解释。所以我们要到《史记》里来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人们读《史记》,只喜欢读其中的纪传部分,因为那是记载各种人物的事迹,而不喜欢读其中的“十表”和“八书”,因为表与书并不记载人物的事迹,没有故事性,可读性不强。这是人们读《史记》时的一般想法。但这样读《史记》,就不能真正读懂《史记》。
为了完整理解司马迁三句话的深意,我们还要细读 《史记·天官书》。
百衲本《史记》
百衲本《史记》以南宋黄善夫本为基础,又用其他版本进行补充,如同衣服打了许多补丁。
百衲本《史记》中的《天官书》
《天官书》的最后部分,与《史记》其余篇一样,是司马迁写完一篇后发表的议论,称为“太史公曰”。
史家对所记的人与事进行评论,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传统,起自《左传》的“君子曰”,经“太史公曰”,后来不光史书都有此类评论,如《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等。在这类史家评说之中,有许多值得重视的历史观念,需要后人进行专门研究。
就《史记·天官书》而言,其中的“太史公曰”,篇幅很长,在《史记》130篇的“太史公曰”中也很罕见。司马迁之所以写一篇长论,是要借此阐发他据天文学而提出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独特见解,实质上是关于考察天人之际与考察古今历史变迁相互关系的专论。人们在讲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时,往往没有来看《天官书》的这篇“太史公曰”,因而忽视了“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的内在关系。
在这篇“太史公曰”中,司马迁追溯了中国古人观天占星的悠久历史,提出了根据天象变化而归纳人类社会演变规律,要由此来阐明天象变化与人事变化的相应关系。他的最后结论是:
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这表明司马迁要完整追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古今不同时期的重大变迁,并对此深刻观察其中存在的天人之际的相互关系,分析其中的精微之处和表面的粗略事象,而做到这些,才能说天官之学可称完备了。
这一思想,与今天的天文学和历史学的观念完全不同,却是理解司马迁著书宗旨的关键之言,不可忽视。
司马迁著述《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三者密不可分,其中的重点,是通过总结天文观察史。来归纳人类社会历史的普遍规律,这就是把“究天人之际”与“通古今之变”完全融合为一,本身就是一件事情,不能分开来看。
就此三句话而言,“通古今之变”为核心,是要通览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并对它剖析透彻,寻出一个主宰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则。
“究天人之际”则是前提,是要追究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理出主宰这个关系的普遍原理,同时找出天人关系与古今之变的关系。
以上两条,均要经自己独立研究思索找出答案,而不沿循古人旧说,最后才能“成一家之言”。
这就是三句话的内在关系,这样理解,才能知道三句话本身是一件事,但没有其中的“究天人之际”,就不会有“通古今之变”,也不能“成一家之言”。
《史记》所以要从五帝写到司马迁存世的西汉前期,贯穿当时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就是要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的实际活动,这是“通古今之变”的任务。
但仅就人的历史活动着眼,还不能彻底“通古今之变”,司马迁在撰述整个历史时,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他要追问古今为什么会有这些变迁?只有提出了这一问题,才会进一步来追究天人之际的问题,才能找到人类社会为什么会如此演变的根本原因与变化规律。
而要“究天人之际”,除了直接研究记录天人关系的天文学,别无他途,由此可知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列《史记·天官书》一篇以探研天文学,不是只为天文学而设,而是要“究天人之际”,实有深沉用心,因此也可知《史记·天官书》在《史记》中有非同一般的地位和重要性。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怎样“究天人之际”,以回答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如此演变的问题呢?
他首先阐明了天与人之间存在着必然关系: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
通过仰观俯察,对比天象地物,归纳出天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本末关系以及圣人对此关系的态度。
日月与阴阳,五星与五行,列宿与州域,都是对应的,而不是相互无关的。
三光指日、月、星,是在地的阴阳精气所生,其本在地,则日月星做为阴阳的精气所生,就是末。
认识了这种对应与本末关系,天人关系的必然性便得到肯定和论证了。
由此推而论之,天地(地包括人,因为人生于地上)必有对应关系,在这种必然对应中,人类社会的历史便遵循着必然的规律和过程不断进展。
通过“究天人之际”来“通古今之变”,这就是司马迁的历史学方法,在这里,天文学成了历史学的前提与基础,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这在今天往往被人忽视。
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规律表现和实际过程:
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
所谓变,即人类社会的进展和变化,人类社会是在这种小变、中变、大变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这不是人类社会自身独立的运动变化,而是在天运的变化之下而运动和变化的。
人的活动及其历史变迁,只能在天运(天的运行和变化)的支配下而有着自己的变迁,且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则,不是随意变迁的。
天运有自己的时间规律,人类历史的变迁也与之相应。
3、个大变即3个500年,共为1500年,3大变即为1纪。
1、纪之后不是就到了天运和人类历史变迁的终点,它只是一个“大数”,即大的计算数字,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历史演变周期,但这1纪的周期之后必然还会有2纪、3纪以至无穷的周期,这是不言而喻的。
掌握了这样的大数,观察上下各1000年,就能归纳出天人之际的基本关系了,其后的2纪、3纪乃至无穷,也就可以利用这个已知的天人之际的基本关系而予以观察甚至预测了。
能把观察天人之际的方法及规律掌握到这个程度,研究天人之际的问题也就可以说是“续备”了。
注意这里用的“续”字,它是不断、持续、一直进行下去的意思,这正与1纪之后还有2纪、3纪因此要不断观察下去的意思一致。
只有这样不断地“续”下去,天人之际才可以称之为“备”。
古人行文说话之中多有省略,必须联系上下文细心体会,才能明了其中已被省略的内容。
《史记·天官书》“太史公曰”中使用了“天变”、“天数”、“天运”等词,把“天文”之学变成了天人之学。他说:
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
这就是说历代君王都要观察天文星象,而对于天的变化以及天人的对应关系及其规律,则要由“圣人统理之”,所以这是一门专门而艰深的学问,非常人所能理解。
他又说:
孔子论六经,经异而说不书,至天道、命,不传,传其人,不待告,告非其人,虽言不著。
在司马迁眼里,“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本来就是世主、圣人(如孔子)这种特定的人所关心的问题,他们关心天文,不是要当天文学专家,而是要从中掌握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亦即通过“究天人之际”来“通古今之变”,由此掌握所谓的“天道”和“命”。而含有这种内容的天道和命,“圣人”(孔子)并没有公开传授给学生,所以子贡说: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但不是绝对不“传”,若“非其人”,虽“告”也不“传”,若是“其人”,“不待告”也会“传”给他。所以孔子关于“天道”传给了哪个学生,谁也不知道,一般的学生只能慨叹“不可得而闻”。
了解了天人之际的“大数”还不够,还要具体观察至少1500年的人类历史,在《史记》中司马迁观察了自五帝以来的历史,应不少于1500年,在《史记·天官书》中则主要依据春秋242年以及到秦幷吞天下、楚汉相争、汉统一天下这一段历史及其中发生的天文星象情况来说明问题,他提醒人们:
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
因为“天变”中必“有大运”,而这种天变中的大运“与政事俯仰,最近天人之符”。
所以,“为天数者,必通三五,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则天官备矣”。
“为天数”一句,正好说明天文学就是“究天人之际”,所谓“三五”,即“天数”中的“三十岁、百年、五百载”,这几个数字是人类社会历史发生变迁的关键数字,“为天数”就是通过天文学掌握这些天变之数,然后才能“终始古今,深观时变,察其精粗”。
只有这样,天官学才可称“备”,这就是“天人之际续备”的“备”。
在这种天文学的“究天人之际”的“为天数”的研究中,历史学的“通古今之变”等事,就自然而然能看出其变迁在数字上的转折点了。
总起来看,天文学在司马迁手里已经变成了考察历史“大运”的工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离开天文学就无从谈起。因此可以肯定司马迁把天文学与历史学完全融合为一,这就可以透彻理解司马迁撰述《史记》时所秉承的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完整含意与内在逻辑。
司马迁把天文学与历史学融合为一的思路,并不是他个人的独创之见,中国古代各家各派各种学术都有这种特质,即无论它是什么学问和内容,最终都要与人类社会之事关联起来,换言之,中国古代学术是综合的,整体的,不能分割开来。这正是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所说的: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史记·天官书》对天文学的研究和总结,也不例外。正是因为遵循了这种精神,才能把天文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换言之,如果没有《史记·天官书》的天文学,司马迁的《史记》就只有“通古今之变”,而没有“究天人之际”。反过来说,没有“究天人之际”,在司马迁看来,也不彻底“通古今之变”,此即二者的辩证关系。
《史记·天官书》中的“究天人之际”,为“通古今之变”服务,这与董仲舒《春秋繁露》里从理论上论证天人关系有所不同,当然他们对于天人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思想是一致的,因为那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知识。
司马迁通过对天文学的具体记述来“究天人之际”和“通古今之变”,这与孔子说的“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是同一种精神,此即历史学家的务实精神。
虽然《史记·天官书》所言的天人之际以及天数等等,幷不完全符合现代天文学的科学知识,但把宇宙之事与人类之事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这正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传统,不能因为它不符合现代科学知识而忽略之。
这种整体思考在司马迁《史记》中得到了完整结合,这是今人理解《史记》这部史学巨著的价值与内涵的重要之点,也是今人理解中国古代史学、天文学乃至全部学术的重要之点。
其实,今天的科技也使人类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各种活动及其生存状态实际上与宇宙和自然环境(这在中国古代都归“天”的范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与天(宇宙和自然)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不能只凭西方近代以来盛行的唯科学主义来定位和认识,否则人类的许多活动与“天”的规律相违背,就必然要受到“天”的处罚。
古人意识中的“天”,虽然有许多想象和推测的成份,但就人与天的关系而言,古人的许多认识即使在今天也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究天人之际”,就不仅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