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进贾府黛玉奉行的处事原则
1、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这是黛玉初到贾府第一天时说的第一句话。
黛玉一开口就出言不吉利,小小年纪就说要“出家”,可知其命不详。“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暗伏了黛玉短命的一生。难怪脂砚斋批注:奇奇怪怪一至于此。通部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非袭《西游》中一味无稽、至不能处便用观世音可比。从一个侧面预示,这是黛玉悲剧性结局的预兆。
癞头和尚对黛玉今后的命运看得很透彻,说来说去,就是要黛玉立刻出家,不涉红尘俗世,方能免灾。
可惜世人往往如此:把至真至纯的真话,视为不经之谈,不予重视。
2、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黛玉闻听凤姐笑语后,直感敏锐的她第一感觉是嗅到了凤姐身上流露着一种别扭的气息。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黛玉感到凤姐目中无人,大家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小心翼翼,此人却敢在众人面前如此“放诞无礼”,故黛玉“纳罕”,对她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
曹公给红楼梦中人物取名,通常是谐音赋予其名字一语双关的意义,这里王熙凤的名字,“熙凤”谐音“西风”,就有一种冬天寒风凛冽的感觉,暗喻此人为人阴冷。面对王熙凤的到来,黛玉通过女性直觉感觉到有一种西风肃杀之气劈面而来的不祥感觉。
3、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甲戌侧批:得体。】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邢夫人出于礼数苦留黛玉吃晚饭,黛玉却通情达理婉言谢绝,不是黛玉不领情,而是她还要去见二舅贾政。脂砚斋以得体二字大为赞赏黛玉说的这句话。
黛玉冰雪聪明,出语不俗,小小年纪的她能对大舅母说出如此心细得体有分寸的话,实在出乎邢夫人料想,因而邢夫人对小黛玉的冰雪聪明刮目相看嘉许而笑。
黛玉如此知书达理,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外,与称职的家庭教师贾雨村的训教多多少少也有些关系。
4、(黛玉)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王夫人极为不希望黛玉与宝玉来往,为了让黛玉一开始就对宝玉讨厌反感,王夫人决定丑话说在先,让黛玉对宝玉有个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从而不敢不愿去接触宝玉。
黛玉过去也曾听得母亲贾敏说起过宝玉,是以闻听王夫人所言便知,一个对宝玉的恶劣印象已经形成: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内帏厮混、有恃无恐。
但奇怪的是,王夫人一番“恐吓”之言,却没让胆小娇弱的黛玉吓得花容失色,她反而还能对舅妈“陪笑”侃侃而言,一番回答让王夫人如释重负。
你看聪颖的林妹妹是怎么巧妙从容回复王夫人的:
黛玉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潜台词是,虽说他是我的表哥,但他也只比我大一岁,因此,虽然我是他的表妹,但我会容让着表哥的。
黛玉说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表明了母亲贾敏对表兄的赞美,随即黛玉又告诉王夫人“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亮明自己“岂得去沾惹之理”,向王夫人坚决表明自己不存在与宝玉来往的可能性,从而打消了舅妈不必要的担心。
小黛玉这番回复,真真可谓一语圆三。言为心声,能回复出这样滴水不露的话,真真是个人物。
5、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黛玉初来贾府第一天吃过晚餐后,贾母就支走其他人,与小外孙女唠嗑起来。贾母不太喜欢女孩子念书,但她还是随口问起黛玉念了什么书
黛玉就如实回答贾母,她念过《四书》。《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是代表儒家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
因为念过《四书》,黛玉有了兰心蕙质不同寻常的深厚文化底蕴,她的灵魂深处被儒家思想深深扎根,被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熏陶,绝非腹中空空胸无点墨的平庸之辈。黛玉初来贾府时步步留心的为人处世,体现着存乎中,形于外,就是受儒家“克己复礼”思想熏陶使然。
细品黛玉初到贾府时说的5句话,句句话都能感知到黛玉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系出名门的大家闺秀,不但知书达理且善解人意,黛玉不卑不亢的每句话里,显示着自己大家闺秀的风范和高洁优秀的品性,句句透着聪明伶俐与善解人意,让人怜爱与嘉许。看了小小黛玉高水准的精准留言,就不难理解黛玉为何会拥有如此之多的忠实拥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