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啥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原句是:“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有国”的是诸侯,“有家”者指“大夫”,显然他是在讲做王侯士大夫之道。我的理解是,“寡”指人口少,恰如王侯“称孤道寡”,自指为国中“独一人”。
孔夫子这段话是针对他的两个弟子要辅佐主子攻城略地扩大领土人口而发的议论。那么,“均”并非指平均财富,亦非平均领地与人口,而指各守本分,维持政治均势。“不患贫而患不安”,很浅显明白,即不怕财富贫乏而怕社会动荡;不论贵族还是平民,不安于既有秩序,不守君臣父子之道,那才是最大的社会危机。
盖(因为)各守本分,各社会阶层处于“均势”就不会有贫穷的问题,各方和睦相处就不在乎人口多少,社会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可见,后人理解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综合了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意为“不患贫而患不均”;由于“不均”会导致人们“不安”于现存秩序进而起来造反,实际上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