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代儒家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为什么说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为古代的统治阶级服务的?
〈1〉
孔子的祖先弗父阿是宋闵公的长子,本应继承宋国王位为君,但他将王位让给了弟弟宋历公。弗父阿的子孙世代也是宋国的贵族,到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紇,不知什么原因,到鲁国做了大夫。从此,孔子一家便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生活时代,正是春秋末期,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前夜。时势动荡,变化频繁。孔子本人的家族,也经历了一个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因此孔子对西周及以前的生活极为憧憬和向往,而对现实的社会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孔子的这种心态。正是这种心态,决定了他一生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信仰。
〈2〉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在他的代表作《论语》一书中,全书一万多字,说得最多的就是“仁”字;言仁处有85章,计“仁”字105个。其次说得多的就是“礼”字;言“礼”处有49章,计“礼”字74个。
那么,什么是“仁”呢?“仁”与“礼”是什么关系呢?
“仁”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作为人的完美修养的全部内容。但是,无论何种优良的道德表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的必备条件,那便是遵“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劳葸(葸:畏怯貌),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绞:急切貌)”(泰伯)。
什么叫做“礼”呢?按照现代人的说法,“礼”就是规矩、制度。但是,孔子反复强调的“礼”,是先王的、已经过时了的“周礼”。是要严格维护固有的上下、尊卑、贵贱关系,维护固有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
齐景公问政。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把孔子这句话翻译成现代语言,所谓为政,就是一句话:君守君的规矩,臣守臣的规矩,父守父的规矩,子守子的规矩。
孔子要求人们,要把遵守上下、尊卑、贵贱关系的规矩,作为从思想道德操守,到日常生活作息的最高准则。他反复说
“为国以礼。”(先进)
“以礼让为国。”(先进)
“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不知礼,无以立。”(尧曰)
“非礼无视,非礼无听,非礼无言,非礼无动。”(颜渊)
总之,如果不循礼,人就不能活。
因此,孔子所倡导的“仁”,其核心内容就是“礼”。
如此相适应,凡属违反或破坏旧有秩序,漠视或颠倒上下,贵贱、尊卑关系的思想言行,都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都要受到他的严厉批评: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八佾)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呜鼓而攻之可也。”(先进)
“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塞门:大门内的屏风)。邦君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反坫:诸侯喝酒的用具)。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
因此,孔子对人们的要求,就是循规蹈矩,默守成规,安分守己:
“君子思不出其位。”(宪问)
“君子无所争。”(八佾)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
“位卑而言高,罪矣!”(孟子)
〈4〉
非常明显,孔子关于“礼”的主张,与奴棣社会新兴的诸侯贵族利益相抵触,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违背。因而在他的有生之年,从来没有得到列国君主的重用。直到他51岁的时候,好不容易做了三四年鲁国的大司寇,立即因为政见不合,被迫离国出走,过了长达十四年的流浪生活。其间虽也有几次机会,皆因贵族们的恐惧和嫉妒,始终为列国诸侯所不容。
十四年中,孔子带着他的一群弟子,颠沛流离,受尽艰辛,先后绝于鲁,斥于齐,畏于匡,逐于宋卫,困于陈蔡。甚至三月绝粮,弟子失散,“累累如丧家之犬”(司马迁语)。
〈5〉
孔子逝世几百年以后,
由于时代的发展,周、秦消亡,楚灭汉兴,建立了强大的封建主义的中央政权。汉王朝千方百计地巩固其中央集权统治,而孔子学说关于“礼”的定义与呼唤,正好符合统治者维护既得利益的需求,这才有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
汉朝以后,历代王朝基本上都延续了汉朝的做法,将孔学作为奴化百姓大众,巩固统治地位的精神武器,包括汉族以外的满、蒙主政时期也概莫能外。
到了孔子逝世1000年以后的宋代,相传赵匡胤的宰相赵普提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主张。接着又经过北宋理学派首领朱熹近40年的努力,对《论语》的注释和推崇,这部书的价值,被提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从此,《论语》一书,成了全民必读的启蒙课本,孔子的言论,成了朝野人士的行为准则。孔子本人也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他的地位,可以与封建社会中三大权威中的君权和神权并驾齐驱,与族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统治者用尽各种方法推行孔学、孔教,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思想殭化,默守成规,始终不渝地坚持“忠君”、“尊上”、“守礼”的知识分子,从而顽固地维护着其统治地位,使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存在,孔子和他的学说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