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者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者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者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者也,音zhě yě,中文汉语词汇,文言文中的常见用词,多数置于句末,一般认为作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不译。一说其意译为“……的东西”,“者”即“……的东西”,而“也”即文言文句末的语气词,不译。“者也”这个词最早出自于秦相李斯的《谏逐客书》,后世古文中亦多用此词。

字义

者:如果放在陈述句末,可作为语气词,可助终结、比拟等语气。一说意译为“……的东西”。

也:“也”亦为语气词,可助判断、强调、将然等语气。

【释义】者也:在古文中常见为助完成判断语气的语气词,可不译。一说意为“……的东西”。

典籍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鸿门宴》:“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战国孟轲《孟子·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墨翟《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唐·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西汉刘向《晏子使楚》:“齐之习辞者也。”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

拓展

因为“者也”在古文中非常常用,因此人又将“者也”作为古文言词的一个象征,并把“者也”与古文中的另两个常用词汇“之乎”拼连到一起,成为了现代词汇“之乎者也”(zhī hū zhě yě,亦作“者也之乎”),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常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喜欢古奥,也可以用以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语言或文章,其最早出自于宋代文学家文莹《湘山野录》:“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例句《敦煌零拾·叹五更》:“之乎者也都不识;如今嗟叹始悲吟。”

示 例: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