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哪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先秦·孔子《论语·雍也》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译】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②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③野:此处指粗鲁、鄙俗,缺乏文采。
④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评析】这段话确切说明了文与质的对立统一,文与质相依存、不可分离、同样重要,以此比喻理想的君子人格模式——文质彬彬。因而,孔子表达的”文质彬彬\'与现在的含义,是有一定的区别。
“文质彬彬”一词就属于这种情形,它如今是用于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而文中却是强调人的内在质朴与外在的文采要相互陪衬,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