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
士民、士庶人。 《国语·齐语》记载管仲治齐,实行四民分居定业,四民即士、农、工、商。
《谷梁传》成公元年也有四民之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但分而言之,士与民是有差别的,属于不同等次。士与民的分野在战国的记载中仍不乏其例,如《荀子·臣道》云:\"民亲之,士信之。\"《管子·五辅》讲:\"善为政者……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这里把士民与庶人分为两组人,前者指战士,尚武勇;后者则以耕耘为业。
不过在战国,\"士民\"和\"士庶人\"又成为两个普遍流行的概念。
在一些旧注中,常把士民、士庶人分为士与民,士与庶人。
这种分法不无道理,但从大量记载看,士民、士庶人已成为固定词组。社会上存在着一部分人既是士,又是民。
《孟子·离娄上》讲:\"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管子·大匡》载:\"君有过大夫不谏,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从这些记载可见士庶人已被视为同一层次。
士民的主要事业是耕与战,《吕氏春秋·孝行览》载:\"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韩非子·初见秦》记赵长平之战,秦\"悉其士民于长平之下\"。
《墨子·辞过》云:\"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文中士民与百姓实为一指,皆从事耕战。士民是国家居民中的大多数,故《荀子·致士》概括:\"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 士民、士庶人两个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士与民的交融。在社会的变动中,有相当一部分士下降到与民地位无异的境况,即所谓的\"布衣之士\"、\"匹夫之士\"。
(四)士君子与学和道义的关系 士大夫是士的高层和步入仕途的士;士民是士的下层,与民的地位混同或相差无几。在上、下层之间,还有一个中间层次,这部分士上不及官,下不为民,以学和倡导道义为己任。
儒家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最多。
子路问孔子:\"何如斯可谓士矣?\"子曰:\"切切 ,怡怡如也,可谓士矣。
朋友切切 ,兄弟怡怡。\" 孔子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张说:\"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这些论述对士的基本规定可概括如下:
第一,士以学和道德修养为己任;
第二,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第三,以出仕作为自己的前途,仕则忠于职守。
孟子对士的要求与孔子大致相同。
王子垫问孟子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又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如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又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 荀子对士的要求重在遵从礼义。
《修身》讲:\"好法而行,士也。\"这里的法指礼法。荀子认为士的天职是正身,\"彼正身之士,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 其他诸子也把士与道义紧密连结在一起。 士君子是表示士之道德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现有的文献看,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墨子。在《墨子》中,士君子有两种含义,其一,指中下级官吏,如《墨子·尚同中》所云:\"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请将欲富其国家,众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其二,指知识分子。《墨子·天志上》载:\"今天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到了荀子手中,士君子完全变成了表示道德和知识程度的一种称呼。《荀子·子道》载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子路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回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士君子在道德上高于士,不及\"明君子\"。《性恶》说:\"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修身》说:\"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荣辱》说:\"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总上所述,士分布在社会各个角落,上可为卿相,下可为士民、布衣。士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千差万别,在差别中又有统一性,即知识、道德和勇力。这些东西是无形的,但在社会活动中又无所不在,无所不需。士正凭借这些无形的东西才能游于社会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