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环蛇和眼镜王蛇外形的区别
头部外形不同,体长不同,体表花纹不同,尾部外形不同。
银环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动物。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2]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尾短圆钝。活动于平原、丘陵、山地丛林、塘边、溪沟边和住宅附近。
眼镜王蛇有鳞目眼镜蛇科动物;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
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虽然银环蛇虽然是亚洲最毒的毒蛇,但是它们生性胆小,遇到人第一反应通常是逃走,而不是攻击。
但眼镜王蛇不同,它们仗着自己庞大的体型,对人的主动攻击性更强,性情更加的凶猛。关键的是眼镜王蛇体长较长,还能直立起身体的1/3来,这使得它的攻击半径可达2米,因此在实际的咬伤案例中,许多人是误判了眼镜王蛇的攻击距离被咬伤的。
因此,从对人的主动攻击性上看,眼镜王蛇要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