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荀子的时代背景
孟子名轲,表字无传,战国时期邹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性。人先天就具有四种善的萌芽: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是后天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其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其父在孟子年幼时便已过世,孟子由其母亲抚养长大。孟母对孟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历史上有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传说,足见其用心良苦。在母亲的精心教养下,孟子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期。
长大成人之后,孟子曾“受业子思之门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子思乃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孙子,在战国时是名扬于世的儒学大师。孟子师从子思,由此奠定了孟子传承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基础。
孟子也像孔子一样,曾经带领弟子到各国去游历,并曾担任过一段时间齐宣王的客卿。不过因为其政治主张与孔子一样,故未被重用,不久便辞职归乡继续讲学。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比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更加混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不过在这动荡的时期,思想也更加活跃,出现了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学说与教育观念,又对其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与学术思想。同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也开始发展起来,孟子在百家争鸣时有力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并且确立了自己在儒家学派中的重要地位,成绩仅次于孔子。后来,随着儒家学说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曾在齐国的很下讲学,并游历燕国、秦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令,富于著述,有《荀子》三十二篇传世。所以,自宋以后在学术界对他的归属问题,就产生了争议,我们认为荀子的思想体系仍属于儒家。荀子虽是儒家的一派,但他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他批评孟子,称之为“俗儒”,“贱儒’。其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
在政治上,荀子极力强调礼治。他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礼仪道德。但他说的礼已不是孔子所言的周礼,而是封建的伦理道德。荀子的礼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是“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智)愚能不能之分”。荀子在重视礼治的同时,也强调法。“治之经,礼与刑”,把法治作为礼治的补充,这种思想对后来董仲舒德刑并用,以德为土,辅之以刑的新儒学有很大的影响。
荀子批评孟子的“法先王”思想,主张“法后王”,“百王之道,后王是也”。荀子曾到秦国,称赞说:“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里”这种“法后王”的进步历史观,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欢迎。在哲学上,荀子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观点。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这就是说,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不以政治的好坏而改变,揭露批判了统治者用天命鬼神等迷信对人民的欺骗。
荀子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强本而节用,则本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提出了人定胜天的主张,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进取精神,这是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在认识论上,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他认为人生来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里好愉逸”,从本质上讲,这仍然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但它强调后天对人的作用,所以与孟子的性善论相比,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