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木兰诗全文注释和全诗解析

木兰诗全文注释和全诗解析

木兰诗全文注释和全诗解析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词语解析】

1.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2.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3. 户:古今异义,古义为门,今义人家、门第。

4.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5. 机:指织布机。

6. 杼:织布梭(suō)子。

7. 惟:只。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

【词语解析】

1. 何:什么。 词语活用: “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2. 忆:思念,惦记

【句子分析】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文章修辞】

整句——复沓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词语解析】

1. 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2.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3. 十二卷:指征兵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4. 爷:古今异义,古义指父亲,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文章修辞】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顶真(顶针)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词语解析】

1. 为,为此。

2. 市,一词多义: 这里指买(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与下文的“东市买骏马“不同解释

3.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4. 愿:一词多义,这里指:愿意。与下文的“愿驰千里足”不同解释

【句子分析】

愿为市鞍马 —— 省略句: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文章修辞】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互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译文】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词语解析】

1.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2. 市:一词多义,这是指集市,与上文的“愿为(wèi)市鞍(ān)马” 不同的解释

注意:这些方位词的连用,很多是为了造成某种气氛,而非实指。

3.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文章修辞】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互文交错 +排比

互文:工整的对偶句,是很古老的修辞手法。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译文】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

【词语解析】

1. 辞:离开,辞行。

2. 但:古今异义,古义为只,副词,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3. 溅溅(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声音。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译文】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词语解析】

1. 旦:早晨。

2. 但闻:只听见

3.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4. 骑:词语活用,“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5.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文章修辞】

整句——复沓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愿为父亲分担压力;“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重点句)

【译文】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词语解析】

1. 万里:不远万里,

2. 赴:奔赴。

3. 戎机:指战争。

4. 若飞:像飞一样地

5. 度,越过。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重点句)

【译文】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词语解析】

1. 朔,北方。

2. 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3. 传:传送着

4. 寒光照:冰冷的月光

5. 铁衣:(将士们的)铠甲

【文章修辞】

整句——互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重点句)

【译文】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文章修辞】

整句——互文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译文】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

【词语解析】

1.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

2. 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

3. 策:词语活用,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记功

4. 十二转(zhuǎn):记很大的功,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5. 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6. 百千:形容数量多。

7. 强,有余

【文章修辞】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顶真(顶针)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译文】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词语解析】

1.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 不用:不愿意做。

3.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4. 愿:一词多义,这里指希望,与上文的“愿为市鞍马”不同解释。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

【词语解析】

1. 郭:古今异义,古义为外城,今仅用作姓氏。

2. 扶:扶持。 将:助词,不译。

3. 姊(zǐ):姐姐。

4. 理:梳理。

5.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译文】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词语解析】

霍霍(huò 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

成语 [磨刀霍霍]

原意用力磨刀,发出霍霍声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文章修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译文】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

【词语解析】

1.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文章修辞】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互文交错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重点句)

【译文】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词语解析】

1.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2. 帖(tiē)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

3.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文章修辞】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互文交错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译文】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

【词语解析】

1. 行:读háng。

2. 十二:古今异义,古义为虚数多,今义数词,十二。

【文章修辞】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顶真(顶针)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词语解析】

1. 扑朔,爬搔。

2. 迷离,眯着眼。

3.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

4. 傍(bàng)地:贴着地面。

5. 走:古今异义,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6. 迷离:古今异义,古义为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成语:扑朔迷离

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指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文章修辞】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互文交错

 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排比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