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的出处

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的出处

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的出处

明儒罗伦说:\"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对中国影响也最大。

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得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当时和他辩论得告子认为\"生之为性\",即认为生命就是性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 中国古代之生死观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对中国影响也最大。

儒家很重视人德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

但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任,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朝问道,夕死可矣。

\"(《里仁》)。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道\",是\"仁\"。

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生在世,有比生更为重要得东西。

所以他常用\"性命\"来代\"生命\"。当时和他辩论得告子认为\"生之为性\",即认为生命就是性命。

孟子认为如果从生命上讲,则人与犬、牛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区别。\"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离娄》)正因为\"几希\",才是人与动物有了区别。所以在生命与\"仁义\"做取舍得话,要\"舍生取义\"。

但他们并不是否定生和不重视生,不过在两者只能取其一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后者。在他们看来人活着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对于将来之死,不必关心。

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汉代扬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神灭论》)宋代朱熹说:\"人之所生,精气聚也。人只有许多气,须有个尽时。

尽则魂气归天,形魄归于地而死矣。人将死时,热气上出,所谓魄降也。

此所以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朱子语类》卷三)明儒罗伦说:\"生必有死,圣贤无异于众人。

死而不亡,与天地并久,日月并明,其惟圣贤乎!\"(《文集》)。明末王夫之认为应该\"珍生\",因为生才可以载义。

他说:\"圣人者人之徒,人者生之徒。既以有是人矣,则不得不珍其生。

\"(《周易外传》卷二)\"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尚书引义·大诰》) 2、道家及道教之生死观。

道家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关于生死的看法也非常重要。

老子谈论生死的不多。他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较好的保存自己。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7章)。老子似乎发现,如果一个人如果太显露自己,就会遭到外界的损害。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76章)。所以保存生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处众人之所恶\"。

太注重自己的身体,反而有害。\"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50章)\"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75章)。

养生贵在于\"啬\",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对于死亡,老子认为\"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王弼解释\"身没而道犹存\",盖一个人与道同体,才可不朽。老子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38章)对于生死,庄子做了详细而深刻地论述。

他认为,生、死都是大化运行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对于死亡亦不必恐慌,要顺其自然。人是\"气\"的一种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

他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他说:\"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