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首先以仁君行仁政为事例,指出行仁政的先王,是基于「不忍人之心」,才会行「不忍人之政」。说明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接著,他举出另一个事例,论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原文是:「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他举出凡人看到有幼童在井边快要跌进井里,内心都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不忍心见到孩子掉下去。
于是,推论出上至国君,下至平民,都有「不忍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