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带桥的地名有多少
内桥:白下路和建邺路南,中华路北,始建于五代杨吴,原名渎桥。后因处于南唐宫城南濠中段,又名虹桥,护龙桥。北宋时称蔡公桥。南宋时更名为天津桥。明代《洪武京城图志》称:\"旧名天津桥,又名虹桥,即六朝内门也,在宋行宫前,今名内桥。\"
四象桥:位于太平南路南段,内桥以东。三国孙吴始建,原名青溪桥,宋元时,名东虹桥。明初改为四象桥。传刘宋明帝称帝前,曾建华丽的王府在桥北,后来为湘宫寺。他还为寺造了个五层宝塔,塔前有四只大石象,又传桥边有一家富贵人家,家里有口井,井水甘甜,邀请五位贵人前来品尝,五人骑马看到四只大象赞叹不已。所以当地还有五马街,邀贵井等地名。又传陈朝灭亡时,隋军曾在此处斩陈后主宠妃张丽华。
中和桥:位于光华门外秦淮河上,明代《洪武京城图志》中记载此桥。据传有兄弟二人为遗产争执,一次哥哥买了鳖带回,两人坐船,鳖突然变成一条大蛇,弟弟赶紧将它抛入河里。大蛇变成老鳖说:\"兄弟如手足。莫为家产争执,为后人考虑,不如在此处建一座桥吧。\"兄弟二人故而修建此桥,名中和桥。1947年,曾发生过两个中国人被美国兵抛入河中溺亡的\"中和桥事件\"。
长干桥:位于城南中华门外,跨外秦淮河。原桥始建于杨吴时期,为南唐御街直达城外长干里必经之路。南宋时马光祖重建,更名长安桥。明初改建,又名聚宝桥。太平天国毁坏。清光绪时期修复。1937年被日军炸毁,改为木桥。解放后1951年重建,由市长刘伯承题写桥名,后1975年又扩建,至今。
仙鹤桥:位于升州路南侧,仙鹤街北端,跨内秦淮河。原为渡船口。1995年建桥。
文德桥:位于夫子庙南,泮池西侧,跨内秦淮河。六朝时为浮桥,唐代建木桥。明万历年建木板桥,后又改为石墩木架桥。民国时改为石台木桥面,1976年改为沥青混凝土桥面。明清时期,文德桥架起学院和妓院的桥梁。桥下画舫毕集,是赏月戏水佳地。
文源桥:夫子庙永安商场西侧。旧称黄公桥。1966年改名白鹭桥,1988年改名文源桥。
大桥南路,大桥北路:长江大桥的接驳路。为南京主干道。1968年为配合大桥通车而建。
长江大桥:国内首次自行设计,施工和安装最长铁路公路两用双层现代桥梁。1958年初测,1959年施工,1969年元旦通车。后以\"天堑飞虹\"名列新金陵四十景之一。
七桥瓮:位于红花街道东部七桥村,跨外秦淮河。明初建,名上坊桥。清代因桥有七个拱圈称之为七桥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铁心桥:位于雨花台宁丹公路上。原为名叫皂荚桥的小石桥,后更名为铁心桥。来源于杨邦乂剖心的传说。民初拆建为水泥桥。
骂架桥:《明代南京城图》、清《同治上江两县志》均谓马家桥。因传明初田德颟的母亲曾在桥上骂皇帝而更名骂驾桥,名称沿用至今。
小心桥:清《同治上江两县志》城图载有小星桥。以处星福桥之东,且较小,故名小星桥。为清代小运河上六桥之一,街在桥北,以桥得名。民初,讹“星”为“心”。
三步两桥:曾有两座小桥架在河上,因两座桥靠得很近,相隔仅三步之遥,故称三步两桥。
浮桥:据民国初年编撰的《秦淮志》记载:“旧红板桥,明初马皇后置仓于此,以赡养监生之妻。”传说“红板桥”被毁后,曾以船筏接连两岸加板通行,故称“浮桥”。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明朝建红板桥之前,这里原来就是浮桥。
上浮桥,下浮桥:上浮桥在双塘路。下浮桥位于水西门内来凤街北,跨内秦淮河。明建,以与上浮桥相对的美。明代有桥。明万历《江宁县志》记载,下浮桥在上浮桥北。《同治上江两县志》称:清康熙丁未修,同治六年又修,民国至今叠加修葺。
北门桥:在五代称玄武桥,跨杨吴城濠,后以地处南唐国都城北门而改今名。
镇淮桥:镇淮桥始建于五代十国杨吴时期,是南唐御街直达南门外长干里必经之道,与南唐正宫宫门、虹桥(今内桥)、南门皆在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宋时曾多次重建,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留守史正志重建时,加宽一丈;宝祐四年(1256年)桥圮,留守马光祖重修;两年后毁于火,又重建。该桥原是木桥,后改为3孔石拱桥;原宽13.2米,1960年,因交通量繁重,利用钢筋混凝土板拓宽为25.9米。自1995年镇淮东、西桥建成后,车辆不再由该桥通过,仅为出入中华门之用。
花神渡桥:位于城南花神湖上,花神渡桥是17孔拱桥,桥的两侧树立着掌管四季的四位花神的雕像,桥面的栏板上刻画着古人咏花的诗词名句,正中间的栏板上是启功先生的亲笔:花神渡桥。在四位花神塑像身后的栏板上都刻有她们的简介,分别是:兰花神马守真、牡丹花神杨玉环、海棠花神孙道绚、梅花花神江采萍。花神渡桥桥头有花神亭,亭内是花明碧波的碑,碑后有题记,讲述了2000年改造花神湖美景的过程。
板桥:板桥,又名古雄,汉代又称板桥浦,郦道元《水经注》中所写:“江水经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板桥镇是六朝古都南京历史最悠久的重镇之一。设板桥街道,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南部,距主城区15公里,东南紧邻江宁区,西依长江,北接雨花经济开发区和西善桥街道,现有土地总面积48平方公里。
通济门桥:通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坐北朝南,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门。如今城门已拆,新建了通济门桥用于承载龙蟠路上大量的车流。
九龙桥:初为五拱石桥,因邻近通济门又称通济桥(今在其东侧建有新的通济门桥)。相传,朱元璋建九龙桥,是希望借助龙的神力镇住南京的风水。
双桥门:双桥门,为南京明城墙外郭城的十八座城门之一,处于明外郭凤台门与夹岗门之间的南北向城墙上,位于今南京市秦淮区。古时双桥门为军事要地,双桥门是一座特殊的城门,建在“丁字墙”上,而非直接开在外郭城墙上。清末民国时期,双桥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地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