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清朝十三帝在位时间

清朝十三帝在位时间

清朝十三帝在位时间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

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开国之君,清朝建立后被追封为清太祖。主要成就有统一女真部落,创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政权。

2、皇太极(1592—1643年)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后金的第二位大汗,是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清朝的开过皇帝,前后在位17年,大力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主要针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要成就两征朝鲜,灭察哈尔;建立清朝,促进满族封建化;

3、顺治皇帝(1643年--1661年)

清世祖顺治皇帝即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6岁继帝位,25岁驾崩,在位18年,是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主要成就:迁都北京,整顿吏治,稳定秩序,统一全国

4、康熙皇帝(1654--1722年)

清圣祖康熙皇帝即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61年之久,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一个皇帝,被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窗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主要成就:擒鳌拜、平三藩、台湾,亲征准噶尔,大败沙俄侵略军,发展经济

5、雍正皇帝(1722年12月27日-1735年10月8日)

清世宗雍正皇帝即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帝第四子。雍正帝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主要成就: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

6、乾隆皇帝(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影视剧中的乾隆皇帝,在位60年,让出皇位后有训政多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63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赫赫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最高峰,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后期奢靡,闭关锁国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

主要成就:清朝达到全盛,开创十全武功,内外宾服

7、嘉庆皇帝(公元1796年登基(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乾隆帝的第十五子,乾隆死后才独掌大权,深恶贪污,肃清吏治,但效果不明显。此时的清朝正处在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清朝由盛转衰。

主要成就:惩治和珅、整顿吏治,镇压白莲教乱

8、道光皇帝(1820年10月3日-1850年2月25日)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位30年时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

道光帝的资质并不高,加上社会衰落,和西方的差距拉的越来越大。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战败后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主要成就:平定张格尔叛乱、 整顿吏治,改革盐法、漕运

9、咸丰皇帝(1850年3月9日—1861年8月22日)

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虽然勤于政事:重用曾国藩、提拔肃顺、罢免穆章阿等,但处于内忧外患的大清帝国,最后以签订一些列的不平等条约收场。

主要成就:勤于政事、广开言路、明诏求贤,镇压太平天国

1、0、同治皇帝(1861年11月11日-1875年1月12日)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在位14年,却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驾崩时年仅19岁。

主要成就:兴办洋务运动,史称“同治中兴”。

1、1、光绪皇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11位皇帝,在位34年,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主要成就:对日本主战,主持戊戌变法

1、2、宣统皇帝(公元1909年登基 (在位3年)

爱新觉罗·溥仪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主要成就:丁巳复辟,担任伪满洲国的执政和“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