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拜恩私室意思是什么

拜恩私室意思是什么

拜恩私室意思是什么

拜恩私室(拼音bài ēn sī shì),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唐·李延寿《北史·王晞传》。

拜恩私室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拜恩私室(拼音bài ēn sī shì),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唐·李延寿《北史·王晞传》。

“拜恩私室”原意是受到推荐提拔后却到私家府上表示感谢,现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也比喻只知权贵的私人恩德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在句中作谓语,含贬义。

拜恩私室成语出处

唐·李延寿《北史·王晞传》:“(常山)王复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必辞。晞言于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宜一约绝。主上颙颙,赖殿下扶翼。’王深纳焉。”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拜恩私室”。

拜恩私室成语典故

王晞是北朝的一位学者,他文雅有气度,好学不倦,容仪漂亮,风度翩翩。年轻时梁朝委任他为官,但由于两位哥哥在外为官,王晞为赡养老母,没有接受任命。母亲死后,他迁往邺城,寄情山水

后来北齐宰相高欢聘请王晞担任自己儿子的老师,当时文襄帝高澄还是大将军,他握着王晞的手说:“我的弟弟们正在长大成人,志向还没确定,分不清近善亲恶。等他们成就了事业,你的禄位就会越来越高。若让他们学坏,处罚的不仅是你一个人,恐怕还要株连九族。”

高欢死后,继位的文宣帝高洋昏愦浮逸,他的弟弟常山王高演多次进行劝谏,高洋怀疑是王晞在后面操纵的,想将王晞处以死罪。常山王得知后偷偷地对王晞说:“明天我必须做一件事,既能够让我活命,也能让你自保,请你不要怪罪。”第二天,常山王便找了一个借口,当着众人的面将王晞杖打了二十多下。高洋听说王晞遭到杖击,就没有杀他,只是剃光头发配为奴。过了三年,常山王又上书劝谏,被打得遍体鳞伤。高洋担心母亲娄太后责怪自己,便时常去询问常山王的伤情,并许诺让王晞回到他的身边。不久王晞被免除了家奴的身份,回到了常山王府,并恢复了他原有的官职。按照当时的惯例,新得官位的人必须到王府致谢,离开京城时一定要道别。王晞对常山王说:“从朝廷得到官职,却入私第谢恩,从古时起就被看作是触犯朝纲。朝廷文武,出入私第辞谢,这个做法应该赶快禁绝。”常山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王晞劝高演不要再进速,高演没有听从,找到机会仍竭力劝谏,使他与文宣帝的关系始终得不到缓解。

拜恩私室成语寓意

官职的晋升,本是正常的组织行为,但由于在安排官职时,需要有人推荐,所以某些升职的人就将组织的信任看作是个人的行为,不是感谢组织的培养,通过努力工作回报组织,而是去感恩某些个人,认为他们是自己的恩人和贵人,将拉帮结伙、裙带关系带进了官场,遇事不向组织负责,而向某些个人负责,使官场习气变得污浊不堪。王晞作为古时的一位学者,就已认识到了这种行为的弊端,要求摒弃这种不良风气,展现了一个正直学者的优良品质。

拜恩私室成语用法

拜恩私室成文用法

在句中作谓语;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也比喻只知权贵的私人恩德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含贬义;含贬义。

拜恩私室运用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尺寸之功亦望酬,拜恩私室岂知羞。”

现当代·高阳《胭脂井》:“你说得不错,于今“受职公堂,拜恩私室”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