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什么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拼音: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拼音: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从善:学好;登:登山;从恶:学坏;崩:山倒塌)指学好像登山一样,学坏像山崩一样。比喻学好难,学坏容易。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成语典故
春秋末年,周敬王有一个名叫朝的王子兴兵作乱,占领了首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西)。周敬王逃亡到刘(今河南洛阳偃师县西南),又到滑(今偃师南),后来幸亏有晋军救援,才进至成周(今洛阳市东北,同洛邑隔一道水)。王子朝出奔楚国,但是他的同党还控制着洛邑。周敬王不敢回洛邑,就在成周住了下来。周敬王的卿士刘文公和大夫苌弘,准备在成周筑起城来,即以成周为首都。为了取得诸侯的支持,苌弘派人先到晋国去征求意见。
当时晋国的执政者正卿是魏献子(魏舒),他同意苌弘的主张,并且愿意联合诸侯,支持在成周筑城建都。这时,卫国大夫彪傒恰巧来到这里,听说筑城的事,却不赞成。他去见周敬王的另一个卿士单穆公。彪傒对单穆公说:“苌弘和刘文公的一番苦心,看来是白费了。自从幽王以来,周朝就一代一代地衰弱下来。俗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夏朝从孔甲开始堕落,只四代就灭亡了。而商朝的兴起,却从玄王开始,经过十四代,直到汤王才正式建立。商朝转到帝甲,开始下坡,也只七代就垮台了。而周朝,从后稷开始积德,到文王取得天下,却经过了十五代。可见向上发展是多么不易,而向下败亡总是比较快的。现在,周朝自从幽王走入邪路以来,已经十四代了,难道还可能挽救吗?”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成语寓意
一个人学好很难,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他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困难要克服,学好就意味着要不断地克服自己的惰性,不断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一个人学坏却很容易,因为社会上有很多的诱惑在向其招手,只要在成长的道路上稍有疏忽,就会出偏差。基于此,自古贤人才会劝诫世人要勤奋努力、修身养德,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目标,经受住磨砺和坎坷,保持自身纯洁性。当有坏的苗头出现,要立即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让其蔓延滋长。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指学好像登山一样,学坏像山崩一样。比喻学好难,学坏容易。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
成文用法
汉·张纮《临困授子靖留笺》:“夫人情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与治道相反。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言善之难也。”
元·许衡《鲁斋语录》上:“圣人以义理诲人,力挽之不能回,而此等语一见之入骨髓,使人情志不可收拾。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古语有之,可不慎乎?”
明·曹端《夜行烛序》:“用之则家道安和,舍之则家道废坠矣。古语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可不慎所从哉!”
明·叶子奇《草木子·钩玄》:“成立之难如升天,‘从善如登’也。覆坠之易如燎毛,‘从恶如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