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之无及意思是什么
悔之无及(拼音:huǐ zhī wú j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六年》。
悔之无及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悔之无及(拼音:huǐ zhī wú jí)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六年》。
“悔之无及”的意思是后悔已来不及;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悔之无及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六年》)
衍生典故
(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且《盘庚之诰》曰:‘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邑。’此商之所以兴。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悔之无及”。
悔之无及成语故事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不料却被越王勾践打败,阖闾在混战中身受重伤,回师途中死去。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厉兵秣马,发誓报仇。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兵大举进攻越国,一路上势如破竹,一直攻至越都会稽。
越王勾践走投无路,只得向夫差屈膝求和。越国谋臣文种买通吴国大臣伯嚭与夫差极力周旋,终于让夫差动了怀仁之心,决定不灭越国。当时吴国首辅大臣伍子胥一再对吴王进谏说:“越王能忍辱负重,大王不把他消灭,将来一定会后悔的。”但是吴王并未听从,越国得以保存。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勾践在吴国为奴的时候,放下了所有的尊严,像羔羊一样温顺,博得了夫差的怜悯和同情。有一次夫差生病了,勾践的随从范蠡抓住良机,让勾践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
回到越国的勾践,表面上对吴国依然必恭必敬,但他在八位大臣的辅助下,却在积极筹备战争。
公元前484年,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准备攻打齐国。勾践表示愿率众相助,并重金收买吴王身边的人鼓动吴王伐齐。伍子胥再次进谏说:“越国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勾践表面上装得很老实顺服,但骨子里是为了实现他侵吞吴国的野心。我们不如早一点对其下手。我们如果轻信了勾践的花言巧语,不远千里去攻占齐国,就如同得到了一块不能生长庄稼的田地,什么用处也没有。因此,希望大王放弃攻齐的打算而是先攻打越国。不然的话,等越国强大起来,反扑过来,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夫差没有听从劝告,后来反而听信伯嚭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杀。吴国伐齐也没有得胜。
公元前473年,勾践率领藏于民间的三万雄兵,一举攻击吴国。结果吴国终为越国所灭,吴王夫差自杀身亡。
悔之无及成语寓意
夫差不听取伍子胥的谏言,执意攻打齐国和释放勾践,为国家埋下灭国的隐患,为君者听信谗言不明是非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灭国。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人在付诸行动之前,应该经过深思熟虑,且不可鲁莽行事,免得后悔莫及。
悔之无及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悔之无及”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形容后悔已来不及。
运用示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若将军者,向为汉臣,今乃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窃为将军不取也。且袁术性最多疑,将军后必为其所害。今不早图,悔之无及!”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恨吾未即出境,不免受万世之恶名,悔之无及。”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至今想来,究竟还是意气用事,并不曾报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却也悔之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