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既往不咎意思是什么

既往不咎意思是什么

既往不咎意思是什么

既往不咎(拼音:jì wǎng bù ji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八佾》。

既往不咎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既往不咎(拼音:jì wǎng bù ji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八佾》。

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既往不咎成语出处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后世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哀公对祭祀土地神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在国家遇到外敌侵扰而出兵打仗时,他也把土地神的牌位带在身上。他认为土地神对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有着很强的支配作用,因而对它十分虔诚恭敬。既然要祭祀土地神,就需要替它立一个木制的牌位,而牌位用什么木材比较好呢?这个问题却难倒了鲁哀公。

有一天,鲁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学生宰我找来,问道:“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么木材最好呢?”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板栗木。”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认为宰我的答复非常荒唐,毫无根据,于是把他叫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孔子语重心长地对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做完的事,也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责怪了。今后你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国君面前,更不能不懂装懂。”

既往不咎成语寓意

既往不咎并非是非不清,黑白不辨,而是一种高超的策略,反映出志向高远,想要成就大业者的胸怀。既往不咎,是不追究具体人的责任,对所犯错误不予惩处,但并不是说不总结经验和教训。是给当事者以出路,但不意味着不追究、不处罚,当事人或者继任者就能继续以往的错误。人生在世,谁都可能遇到君子,当然也就有可能遇到小人。人们在对自己的过失严加戒律的同时,对于他人的小过失,应该予以足够的宽容,不可一味加以谴责,于己无益却又伤人自尊,更会严重到影响彼此的和气。成语告诉人们,许多宏大的事业等着人去做,所以无需在过去的事情上纠缠,耗费时间、资源和精力。

既往不咎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运用示例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曹爽传》:“皆伏诛,夷三族”裴松之注引《魏略》:“毕轨前失,既往不咎,但恐是后难可以再。”

唐·樊铸《檄曲江水伯文》:“傥能易辙,仆则既往不咎。”

清·吴趼人《痛史》一三回:“既往不咎,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藩部传四》:“谕日:‘尔等遵旨服罪,朕不咎既往,其应归巴林人畜缺少之数,悉从宽免。嗣后逃人至此,当即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