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豹一斑意思是什么
窥豹一斑,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窥豹一斑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窥豹一斑,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这则成语意思是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局部,而不见全部。其结构为动宾式,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
窥豹一斑成语出处
“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 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后人由此提炼出“窥豹一斑”这则成语。
窥豹一斑成语故事
王羲之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几个儿子从小就跟随他学习书法。王献之天资极高。他曾经和两个哥哥去拜访谢安,两个哥哥滔滔不绝,只有他说了一点点。他们走后,谢安说王献之最优秀,因为“优秀的人说话都很少”。
王羲之书法名动天下,又任右军将军,家中门生很多。王献之自小性情豪放不羁,常和他们在一起玩耍。有一次,门生们在玩樗蒲(古代的一种游戏),王献之在一旁指着门客说:“这局要输了。 ”门客不以为然,就说:“这个小孩管中看豹子, 只看到一个斑点。”(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意思是:这个小孩子根本就不懂游戏的玩法,我们不用理他。王献之非常生气,就说:“我和古人相比,远的,我自认为只比不上荀奉倩;近的,我只愧于刘真长。”于是拂衣而去。荀奉倩是三国时魏国人,很有才学。刘真长是晋国的名士。王献之的言外之意是说,我的才智只次于这两人,其他人根本不能和我相比。后来也确是如此,虽然其成就不是仅荀奉倩,刘真长能比,但王献之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敏与创新,为魏晋以来书法大家,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窥豹一斑成语寓意
“窥豹一斑”这则成语告诉人们看事物不应该片面、狭隘地只看到局部,而是应该注重事物的整体和全局。它可以总结出不少成功的要素,比如戒浮躁、树立自信心等。有时候,从一件事物的部分人们能大概猜出这件事物的整体,就像从管中看到豹子的花纹,就能大概猜出豹子的全貌一样。 这并不意味着,做学问、调查事情只要了解事物的片面就行,对整体或全局可以忽略。这是不对的,大家在做学问和调查事情时,还是要尽量做到全面,因为只有全面的才是客观的、科学的。
窥豹一斑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窥豹一斑”用于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
运用示例
宋·李光《与胡邦衡书》:“三经新解未能遍阅,然尝鼎一脔,窥豹一斑,亦足见其大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