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意思是什么
流言蜚语,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礼记·儒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流言蜚语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流言蜚语,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出自《礼记·儒行》《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这则成语原指没有根据的话,后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泛指谣言。其本身结构为联合式,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流言蜚语成语出处
“流言”出自《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蜚语”出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
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流言蜚语”这个成语。
流言蜚语成语故事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吴王濞,联合了楚、赵等国发动叛乱。窦太后的侄子窦婴被汉景帝任命为大将军,率军驻守荥阳,监视齐、赵两国的军队。后来叛乱平定,他因功被封为魏其侯。另外一位皇亲国戚田蚧,是皇后王氏的同母兄弟,因为出身低贱,当时只当个小小的郎官。后来由于王皇后常在景帝面前说他好话,当上了太中大夫。
汉景帝死后,他的儿子武帝即位,田蚧更加得宠,被封为安武候。过了几年,景帝的母亲窦太后也死了,窦婴很快失势,而田蚧作为国舅却当上了丞相。窦婴失势后,将军灌夫还是与窦婴保持密切的关系,他与窦婴同病相怜,特别友好。
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田蚧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王太后特地下诏,要请候王和常室大臣都去祝贺。宴会进行过程中,田蚧起立向客人敬酒,客人都表示不敢纷纷离开坐处并且拜伏。过了一会儿,窦婴也起立敬酒,这时只有他一人离开座位,半数的人仍然跪坐在席上不动。
灌夫看着这一切,心里十分恼火,就拿起酒杯,到田蚧席前去敬酒。田蚧并不起立,只是动了一下腿,说自己已不能再喝。灌夫怒火中烧,但表面上嬉笑着再次要他喝酒。田蚧还是不喝。于是,灌夫继续往下敬酒。当敬到一个权贵跟前,那人正凑着边上一个权贵的耳朵说话,也没有起立敬礼。灌夫再也忍不住了,指着他边上的权贵骂道:“你平时说他一钱不值,今天我向你敬酒,你却学女人的样子与他咬耳朵说话!”田蚧见灌夫当众辱骂他请来的客人,勃然大怒,马上召来卫士,把灌夫扣留下来,接着,又将灌夫的宗族都抓起来。
窦婴觉得灌夫是为自己而得罪田蚧的,便决定舍命救他。他设法让武帝召见,说灌夫是喝醉了酒才失礼的,田蚧不能因私怨而定他罪。武帝让他和田蚧当面辩论,两人各执一词,无法调和。于是,武帝又让大臣们发表意见。大臣们多数人不明确表示意见,武帝很生气。王太后知道这件事后,以不进食逼武帝支持田蚧,武帝只得将窦婴逮捕下量。
这一来形势急转直下,灌夫很快被定为灭族之罪。窦婴见情势危急,就让任儿上书武帝,说自己以前曾接受过景帝的遗诏,授权他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请求皇帝召见。上书到朝廷后,有关官员查下来没有发现景帝有此遗诏,于是窦婴又被加上伪造先帝遗诏的罪名。按照律法,犯这个罪的要被斩首。
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农历十月,灌夫及其全族被斩。窦婴听说这件事后,极度悲便企图绝食自杀。可不几天有人传来消息说,武帝不想杀他。他以为可以不死,恢复进食,但就在这个时候,又有许多没有根据的诬蔑和中伤他的话传进宫中。武帝听后大怒,终于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将他斩首。
流言蜚语成语寓意
流言蜚语是一种极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某些人根据特定的“愿望”散布的一种缺乏事实根据的传闻;它使生活中充满了隔阂与攻击,具有消极的社会功能,往往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流言蜚语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流言蜚语”这个成语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话。
运用示例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九老,你不要以长安的流言蜚语陷人。”
现代·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整个蛤蟆滩的庄稼人都夸她行为光明,稻地里没一句关于她的流言蜚语。”
现代·杨朔《渔笛》:“村里人传开了流言蜚语,说什么夏家的寡妇不正派,伤风败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