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轻重缓急意思是什么

轻重缓急意思是什么

轻重缓急意思是什么

轻重缓急(拼音:qīng zhòng huǎn j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管仲《管子·国蓄》。

轻重缓急意思是什么详细介绍

轻重缓急(拼音:qīng zhòng huǎn j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管仲《管子·国蓄》。

轻重缓急指各种事情中主要、次要,紧急、缓慢等各种状况。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轻重缓急成语出处

春秋·管仲《管子·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轻重缓急”。

轻重缓急成语故事

有一次,赵国的太子得了重病,国医想方设法进行治疗,终无效果。于是赵王下诏,遍寻名医。这时,下官招来一个名叫缓的医生,声称可治好太子的病。

医生缓经过认真检查太子的病情,禀告赵王说:“储君的病情太危险了,治好这种病没有价值万金的药品是万万不行的。”

赵王听了缓医的话,十分吃惊,问:“究竟需要什么药,要花万金之巨?”缓医不紧不慢地说:“这副药所以昂贵,就是在于它的稀有和名贵。它必须有代州的赭石,荆州的玉石,岣嵝山的沙石,禹同、青岭山的铜绿,昆仑山的紫石英,合浦的珍珠,蜀地的犀牛角,朝鲜三韩的龟甲,无闾的美玉,外国进贡的铅。然后,将这些名贵的药材加以混合进行冶炼,需要三年时间,一年化合,二年成功,三年生出金米粒。然后再把这些金米粒取出来,深深埋进没有一丝半毫潮气儿的干土里,再经过三年地气的浸润,便可以取出来服用了。太子服下去,病体就可以完全康复了。”

齐国学者淳于髡以博学著称。齐威王时任大夫之职,听到这件事,禁不住大笑道:“真所谓医缓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讥讽缓医治病的时间太缓慢了,一副药需要煎制六年,一个危重病人,如何经得起呀!这实际上在批评医缓治病不知轻重缓急,提出的办法非常脱离实际。

轻重缓急成语寓意

管仲的“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既是安民强国的宏观调控思想,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作方法和生活准则,也是时间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故事中的缓医提出的办法非常脱离实际,一副药需要煎制六年,然而一个危重病人,如何等得起。成语告诉人们,凡事分轻重缓急,在行为和时间安排上分清主次,将会使学习、生活、工作上效率大大提升。

轻重缓急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轻重缓急”指各种事情中主要、次要,紧急、缓慢等各种状况。

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宋·朱熹《答胡伯逢》:“大抵读书须是虚心平气,优游玩味,徐观圣贤立言本意所向如何,然后随其远近浅深、轻重缓急而为之说。”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五六回:“遇着义所当为,自宜勇为,不畏鼎镬,不避汤火,但须斟酌轻重缓急,以为申屈进退。”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清·梁启超《外债平议》:“此一地方举债办事,能否适于轻重缓急之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