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反者道之动名词解释

反者道之动名词解释

反者道之动名词解释

反者道之动是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2章里面:“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

这个理论还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中庸之道儒家赞成,道家也一样赞成。“毋太过”历来是两家的格言,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1、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

2、规律性(对立面双方的依存和转化:相反相成及物极必反等);

3、揭示了实际运用中的方法论意义。

“反者道之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