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式面点最早起源于什么地方
京式面点最早起源于华北、山东、东北等地区的农村和满、蒙、回等少数民族地区,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吸收了各民族、各地区的面点精华,又受到南方面点和宫廷面点的影响,是我国北方地区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北方各民族风味特色的京式面点的风味流派
京式面点的主要特点
京式面点主要以面粉为原料,特别擅长制作面食,其有独特之处,被成为四大面食的抻面、削面、小刀面、拨鱼面,不但制作技术精湛,而且口味爽滑,筋抖,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京式的小食品和点心,也很丰富多彩。在馅制品方面,肉馅多用“水打馅”,佐以葱、姜、黄酱、味精、芝麻油等,口感鲜咸而香,柔软松嫩,具有独特的风味。
1、用料丰富。京式面点的主料有麦、米、豆、黍、粟、蛋、奶、果、蔬、薯等类,加上配料、调料,用料可达上百种之多。由于北方盛产小麦及饮食习惯的因素,总体用料以麦面居于首位。
2、品种众多。京式面点品种很多,有山西被称为我国“四大面食”的抻面、刀削面、小刀面、拨鱼面,有品种繁杂的北京小吃。每一种类面点中,又可以分出若干品种。如乾隆年间杨米人的《都门竹枝词》中写道:“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渣糕聒耳多,吊烤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买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卖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团……果馅饽饽要澄沙……三鲜大面要汤宽”。充分反映了京式面点品种丰富,文化底蕴丰厚。
3、制作精细。京式面点制作精细,主要表现在用料讲究,善制面食,浇头、馅心精美,成形、成熟方法多样化。京式面点馅心注重鲜、香、甜,肉馅多用水打馅,并常用葱、姜、黄酱、芝麻油为调辅料,形成北方地区的独特风味。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就是加放骨头汤,后入葱花、香油搅拌均匀成馅,使其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如“一窝丝清油饼”先抻面抻得细如线,然后再盘做成“一窝丝清油饼”;茯苓饼摊的薄如纸;煎饼擀的薄如蝉翼,充分反映了京式面点制作具有独特技法。
4、风味多样。京式面点中既有汉族风味、仿膳风味又有蒙古族、回族、满族风味,且民族风味相互交融,形成新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