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论语前十章中的哲理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作人做事的具体表现,小至衣食住行乡亲邻里,大至朝庭国事同僚官员,处处体现着圣人仁德的光辉。

他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礼的精神,表现了严谨自持的师道表率和高超的处世艺术和完美的生活态度。

过去对这一章是一带而过,认为没什么讲头,但实际上,这一章和其它章节一样重要。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才会体现的最充分最完美。

一个人的学识、品格、修养如何,也往往是从这个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中去考查,去了解才最真实。 (原文)孔子之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释义:恂恂是恭敬和颜悦色的样子。便便是善于言谈雄辩的样子。孔子在当时是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门下弟子三千,许多人都在各诸候国身居要职,而且一些声名显赫的达官权贵经常登门求教,用现在的话说,门前高级轿车来往不断,声势显赫。

但是以孔子的修养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在家乡表现的非常普通,丝毫没有那种学问很大,志得意满,清高不群的样子。

他在亲戚邻居面前恭敬谦和,“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从不高谈阔论,显摆自己,好象一个不善言谈的普通人。

但在朝廷上讨论政事的时候,对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的非常清楚充分,展示出非凡的口才。

只不过是“唯谨尔”,发言的时候有理、有据、有节、谨慎而有风度,具有严谨的礼仪风范。

可是在老百姓中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和光同尘,毫不起眼。 (原文)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释义:孔子的礼仪修养,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体现的非常严谨合度。

在亲戚邻里面前,“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和下大夫们说话一字一板,从容不迫“侃侃如也”,丝毫没有卖弄的样子。

和上大夫说话,态度平和,不卑不亢,“訚訚如也”,对他们表示出应有的尊重,但绝没有一般人对权贵趋炎附势,诌媚卑曲的奴才像。

如果君主在场,孔子的举止会表现的敬畏和拘束,但仪态很安祥。

因为君主是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孔子倡导的礼治精神的根本所在。 (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躣如也。

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

趋进,翼如也。

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释义:孔子的学问修养天下皆知,也是鲁国的骄傲,所以每当有外国贵宾来访,鲁君便让孔子出面陪同。

在重要的外事活动中,孔子“色勃如也”神态很庄严,步履从容轻捷。对左右的人礼节周到,进退有据。

礼服的前后装饰轻轻飘舞,姿态优美,风度翩翩。

外事工作结束以后,向国君如实汇报会谈的情况,告诉国君,来宾已经圆满完成外交使命,回国了。

这是礼法所要求的正常的工作程序,也是孔子做事善始善终,周到有礼的修养体现。 (原文)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立不中门,履阈(yu)。

过位,色勃如也,足躣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zi)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释义:孔子在进入朝廷大门的时候,“鞠躬如也,如不容”不象在家里那样轻简随便,而是收敛身形,小心谨慎,表现出对国事和朝庭的庄重。“立不中门,履阈”不在中门站立,出入不踏门坎。从君主的座位前走过,神情严肃,不慌不忙。和君主说话时,点到为止,好象没有说完,给君主留下补充总结的余地。在需要发言,走上朝堂时,轻轻提起衣摆,小心翼翼,收敛气息,以避免偶然脚踩着衣摆和咳嗽打喷嚏之类的尴尬,破坏朝堂上严肃的气氛。发言后,跨下朝堂的台阶,回到自己的座位,才会松一口气,但仍然是恭敬拘谨的样子。 (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释义:圭是古代天子、诸候举行祭礼时用来供奉的一种上尖下方的玉器。有一次鲁国举行隆重的祭礼,国君让孔子“执圭”,负责圭的事宜,就是在祭礼中把圣洁的圭,从国君手里接过来,供上祭坛。祭礼完毕,再把圭交还给国君入库收藏,类似于司仪的职事。孔子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鞠躬如也,如不胜”十分小心谨慎,惟恐胜任不了,出什么差错,所以在心里很重视。“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在祭礼开始时,孔子行大礼,把圭献上祭坛,祭礼完毕,把圭交还给国君的时候,全神贯注,郑重其事。在献圭时,他的步法“如有循”,都有一定的规矩。祭礼这种古老的仪式现在在道教的重大法事中还能看到。主持仪式的法师,他的手势,步法都有规定,“如有循”不能有差错。在整个祭礼的过程中,孔子神色喜悦平和,在祭礼结束后,人们看到他愉快的心情仍溢于言表。 (原文)君子不以绀(gan)緅(zo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暑,袗(zheng)絺(chi)綌(xi),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麂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惟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释义:这是孔子给弟子们讲的一些穿衣服方面的规矩。过去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对衣服的颜色、质地、样式,都有讲究。所以通过衣服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和修养。即使是当代社会,穿什么样的西服,系什么样的领带,穿什么样的鞋,在不同的场合也是有规矩的,那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也是一个人学识教养的体现。民间有“五辈子穿衣,三辈子吃饭”的谚语,说一个人要掌握穿衣吃饭的学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人穿衣服给人的感觉很舒服,很美。也有的人不管衣服价钱多贵,总是让人觉着别扭,难受。可见穿衣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然不同的时代审美观不同。比如在过去,衣服有洞不补,这个人会被认为很落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故意把新衣服打几个洞,名曰乞丐服,觉得美得不得了。这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问题,但那并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只不过时髦而已。 孔子说,有学问有教养的人,不用暗红色的布料作领口和袖口的边饰,因为暗红色是丧服的装饰,不吉利,不雅观。不用红色和紫色的布料做内衣,那会给人轻佻,放荡的感觉。夏天穿的单衣,不管是细布还是粗布,一定要加一件外套,否则是不文明不庄重的表现。冬天穿衣服也要注意搭配。黑色大氅配羔皮裘衣,淡色大氅配麂裘皮衣,黄色大氅配狐裘皮衣。在公众场合下穿的裘皮衣,身和袖要长短合度。在家里穿的皮衣以暖和为主,可以稍长一点,右边的袖子为方便干活,可以短一点。晚上睡觉盖的被子,长度是身体的一倍半。接待客人用的座垫,可以用狐和貉的皮做。家里有长辈去世,守丧期间衣服上不能有佩饰。除裙子外,衣服的领口、袖口、下摆都要杀一个边,这样才整齐。穿羔皮裘衣戴黑色的帽子不能去吊丧,这种打扮不伦不类,而且黑色的帽子是吉祥的颜色,不宜在丧礼中出现。每月的初一,为官的一定要穿着朝服去参加朝会。 现在,衣服式样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的礼仪精神还是要讲究的,比如穿睡衣上街,穿鲜艳的衣服,打鲜艳的领带参加葬礼,子女在父母的丧期耳翠珠环等等,仍会在文明的社会里被视为没有教养的表现。 (原文)斋必不明衣,布。斋必变食,居必迁座。 释义:这是孔子讲斋戒的原则。他说:人们在斋戒期间,要准备一领浴衣,而且必须是布的,不能在日、月、星三光下裸露身体。要吃专门的素食,到专门的斋室里静养。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而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言,寝不语。虽疏食菜羹必祭,必斋如也。 释义:前面讲过,吃饭穿衣是一个人生活中一件很重要的事,不得不讲究。穿是人的文化教养、精神风貌的体现,而吃却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孔子告诉弟子们,吃的好人人都喜欢,饭菜不怕精细。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名厨料理,色香味俱全。宋儒们对这一段很避讳,不愿意多讲,认为讲吃穿有损圣人的形象。其实孔子讲的都是人之常情和生活常识。颜回吃白饭,喝凉水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但他并不为吃好喝好去投机钻营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和立场。孔子赞叹的是他的“安贫乐道”的高贵情操,并非提倡人们都去过吃白饭,喝凉水的日子。 吃的好一点不是问题,但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讲究就大了,搞不好就会食物中毒,闹出人命。那么到底那些东西不能吃。孔子说了:饭、菜、鱼、肉变质的不能吃;变味的不能吃;变色的不能吃;颜色不正常的不能吃。这都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即使现在也是金科玉律。“失饪不食”,失饪就是烹饪不得法,有些东西如果烹饪不当,要出人命。例如河豚,虽然味道很鲜美,但是烹饪不当,就成了要命的毒药。“时不正不食”,就是不在正当季节的菜、肉不吃。我们家乡的人不吃二月的羊肉,有“二月羊肉赛砒信”的谚语,认为二月的羊肉吃了会犯病。报纸上也曾有过吃了过早采摘的青豆角中毒的报道。“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有的动物的肉不能吃,有些是部分不能吃,这些不是正常食用的肉当然不能吃了。有些腥味很重的肉需要特殊的酱汁,如果“不得其酱”,恐怕一般人是难以下咽的。孔子接着说,暴饮暴食是养生的大忌,再好的饭菜也不能吃得超过自己的饭量,饮酒要根据自己的酒量大小,以不乱套为准。“沽酒市脯不食”,孔子告诉弟子们:不要把喝酒吃肉养成一种嗜好,跑到酒馆,肉铺去解馋。在生活中有时为斋戒,需要戒葱蒜等五香辛辣的东西,但姜不在此例,因为姜辛而无味,但也不能多吃。为王公贵族主持祭礼,照例,牺牲由主持者带走,但这些肉要连夜分发给别人,以免放久了变质,吃了食物中毒。如果祭礼持续三日以上,祭礼上作牺牲的肉就不能吃了。吃饭的时候要安静,不要指手划脚,高谈阔论,那样不雅观也不安全。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聊天,那样会失眠。一般的人家,祭祀祖先可以用疏食菜羹,不要攀比,只要心中诚敬就可以了。 (原文)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释义:这是孔子讲赴宴坐席的事。他说,参加宴请聚会,如果席位安排的不合适不会随便就座。就是说安排座位要讲究长幼尊卑次序,如果没有规矩,“席不正”不仅是对客人的不尊重,而且也影响宴会的气氛。反之,如果我们自己宴请客人,安排坐席就要注意“席正”的问题,把年高德邵的长辈和地位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一起,把晚辈和普通客人安排在一起,男女尽量分席而坐,那样客人既得到了尊重,又不感到别扭,也便于互相之间的感情交流,使宴会气氛融洽愉快。一般来说,没有特殊原因客人不会中途离席,如果有长辈感觉已经尽兴,大家就可以向主人道谢,随着一起离开。 傩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阼是东面的台阶。乡人集会,举行驱鬼的活动,家族中如果有做官的人,要穿着朝服,站在东面的台阶上守护宗庙,以免祖宗受到惊动。过去比较大的村镇一般都是一个家族在一起聚居,每个家族都建有宗庙,同时也就是乡人集会的场所。 (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释义:这里讲的是孔子回到鲁国以后,每当乡里有人从别的国家回来,都要请到家里询问那里的情况,完后再三表示感谢,才把客人送走。有一次孔子生病,鲁国的权臣季康子知道后,前来探望还带了药。孔子出于礼貌,道谢之后告诉康子:我还没搞清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所以你的药我不敢乱服。实际上孔子对季康子的作为不感冒,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丘未达,不敢尝”是一句托辞,不想落季康子的人情而已。 (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释义:这里讲的是发生在孔子家里的事。有一次,孔子参加朝会时,家中的马棚失了火,孔子下朝回来后,详细询问有没有人受伤,对马的情况,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在孔子看来,只要人没有受伤,损失点财产算得了什么,根本不值得一提。 (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释义: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权臣贵族们根本不把国君的权威放在眼里。但孔子坚持礼乐文化的道德操守,对象征民族国家精神的国君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所以,国君赐给食物他会端端正正坐在席上先品尝一下,以表示对国君的感谢和尊重。国君赐给生肉,他做熟之后会首先拿去供奉祖先。如果赐给的是活的动物,他会把它们喂养起来。陪同国君吃饭,国君去祭祀,孔子只简单地吃碗白饭了事。 孔子生病以后,国君去探望,孔子为表示对国君的尊重,穿着朝服头朝东而卧。 如果有事召见,他会立刻起程,不等车驾。 (原文)入太庙每事问。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寝不尸,居不容。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释义:进入供奉周公的太庙祭祀,孔子对祭祀的每一个细节都询问的很清楚。 有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孔子说,我来安葬吧。 朋友赠送他东西,虽然是车马之类的贵重物品也不会接受,只有祭祀用过的肉例外,表示对别人祖先的尊重。 睡觉的时候不会象死尸一样仰天躺着,在家里不刻意修饰自己的仪容。 看见穿丧服的人虽然是亲密的朋友,脸色也会很严肃,看见冠冕整齐的人和瞎眼的人虽然很熟悉,也一定要严肃地行礼,看见穿丧服的人,他的态度会变的哀伤,看见背负图书的人他的态度会变的恭敬。有人以丰盛的肴馔款待必定要站起来表示不敢承受的样子。天上有雷霆风暴,脸色会变的很严肃。 登上车子一定要坐好,并抓紧安全带,在车中不左顾右盼,不高声喧哗,不指手画脚。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到野外去游玩,看到一群母野鸡,子路刚有要打的意思,野鸡便飞了起去,盘旋了一阵落在了一个不远的山梁上。孔子有所感触,对学生们说,你们看那只山梁上的野鸡,真是时运啊!时运。子路认为老师和他的想法一样想吃那只鸡,于是张弓一箭命中,孔子看着死去的鸡不置可否地嗅了三下然后背着手看风景去了,留下一个哑谜给学生

问答网在线问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