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古代人为什么称皇后为梓潼

古代人为什么称皇后为梓潼

古代人为什么称皇后为梓潼

大家都知道,皇帝自称为“朕”,是起源于秦始皇,为了凸显自己的功绩,李斯上言道,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彰显自己的尊贵。为了彰显自己与众不同,自称为“朕”,并且这个朕,只能作为皇帝的自称。但是,我们看古文,为什么经常皇后被皇帝称为或者自称为“梓潼”呢?

对于梓童的由来在历史上有3种说法。

在《汉武故事》(大部分人认为是南北朝时所写)中,曾经汉武帝梦到一棵梓树,之后宠幸了卫子夫。后来卫子夫成为皇后,于是后人把皇后叫做梓童。关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我们也不知道,不是绝对,只能是兼而有之。

梓童这一称呼在明朝通俗小说中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天下的诸侯的正房夫人大都自我称呼为小童(小君),《论语·季氏》中说:“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可是后来人们感觉到把皇后称做小,是对皇后的大大不敬。因此,宋元时期,在通俗文学中就出现了子童(子也有小的意思)。

据有的专家考证,“梓童”原作“子童”最早见于《全相平话五种》:“妲己乃问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武王伐纣平话》)

“吕后:子童领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前汉书平话》)

“高祖圣旨言:寡人去游云梦,交子童权为皇帝,把三人赚人宫中,害其性命。”(《三国志平话》

再后来,可能人们嫌子与童的搭配不好看,于是明朝,产生了梓童以称呼皇后的说法(子与梓同音)。

在古人看来梓为木中尊贵的王,同时也有取谐音之好意,以有梓为有子的意思。在古代人们觉得皇后要担负开枝散叶的责任,而子嗣是封建王朝的第一大事情,尤其是皇家之中,子嗣特别重要。因此,为了迎合这种子嗣兴旺的心理,皇后就被称为梓童。

另外,梓树树体端正,冠幅开展,叶大荫浓,春夏满树白花,秋冬荚果悬挂,形似挂着蒜苔一样,因此也叫蒜苔树,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树种。可能那些蒜苔豆角样子的东西就是子嗣的象征吧,也由此给人有母仪天下之感。

《尚书大传》引商子曰:“梓者,子道也。”《诗·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疏〕陆机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正字通》:梓,百木之长,一名木王,罗愿曰:室屋间有此木,余材不复震。

另外,梓者,木、辛也,辛本为阴金,处于正西之位,而古人认为少阳为男在正东,比如少阳真人、东华帝君,少阴为女在正西,比如西华帝君瑶池金母、西王母的称谓等。梓,本身有少阳木气(暗含震地天子木气龙气),又是木中之阴,乃木金西东相合者,正为木中之后,所以后来才真正成为了皇帝对皇后的称呼,或者皇后对皇帝说话是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