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从而后知原文赏析
《子路从而后》选自《论语·微子》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却落在后面,他遇上一个老人,用手杖扛着竹制的除草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孔夫子码?”
老人说:“四肢不勤快,五谷也分辨不出来,谁认为他是什么夫子?”说完便扶着手杖耘田。
子路拱手站在那里。
老人留子路住宿,杀了鸡,用黍米做饭给他吃,让两个儿子出来拜见他。
第二天,子路离开老人走了,把这件事报告给孔子。孔子说:“这是位隐士。”让子路回去拜见他。子路到了老人家里,他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是不符合君臣之义的。长辈和晚辈间的礼节,既然不可以废弃;君臣之间的正当关系,怎么能够废弃呢?想保持自身的洁白,却搞乱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君子出来做官,是实行正当的君臣关系啊。先王之道不能够实行,我早就知道了啊。”
分析
那天子路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用拐杖挑着竹器的老者正往田间去。他恭敬地请问丈人是否看见自己的老师,却受到一通训斥。老者指责子路四体不勤快,五谷不分植,断然回答不知谁是老师。说完便把拐杖植入泥中管自芸草了。子路为其气势所慑,竟垂拱双手,恭敬地站在田边。丈人见子路诚恳恭敬的样子,不免改变了态度,把他带到家中留宿,热情地杀鸡煮饭,让儿子出陪,情意浓浓的,与白天的冷漠相比,热情得简直换了一个人。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告诉了此事。孔子意识到又是一位隐士,便让子路返回致意,希望丈人能出仕救世。孔子认为不出仕不合道义。丈人让儿子出陪子路,说明丈人同样认为长幼之节是不可废的,那么五伦之首的君臣之义为何却又废弃呢?孔子认为不能因洁身自好而乱了君臣大伦。君子出仕的本意只是为了尽自己的义务。尽管这个社会道已不能通行,君子也早已知道这个现状。但正因为道之不能行,才更需要君子早日出仕,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孔子很希望那些高尚之士能共同努力的。
文章最后的这番议论是本章的重点,虽出自子路之口,却正是孔子思想的明确表述,也可以认为是几次途遇隐士的一次总结性的表态。
几乎所有的隐者都对孔子的救世行动持否定态度,孔子也确实有些悲凉,但却从未动摇过救世的决心。孔子没有向命运屈服过,他的一生都在和命运抗争。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离开家园,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虽途遇种种艰险,如为匡人拘囚,受桓魋威吓,在陈绝粮等,明知道不行于天下,还是一以贯之地继续行道,硬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接舆的讽劝,长沮、桀溺的嘲讽,全都未能改变他行道救世的决心。孔子那种为实现理想而积极有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的再现。
从艺术上看,这篇文章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隐士的形象。这同样是一位躬耕陇亩的隐士,也同样的姓名无考,仅以其动作与年龄被称为荷蓧丈人。隐士而不知其真实姓名,恐怕更符合隐士的特征。文章以荷蓧丈人的语言和行动刻划了他的形象和思想。从他对子路的训斥可知他对孔子微有不满,很可能是反对他不从事生产而徒事游说的做法;而从他热情款待子路一事又可看出他对孔子人品的敬重。文章刻画了一位感情真挚、善恶分明的老者形象,虽出言不逊,有点倨傲,却真诚热情,这些我们都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