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这句话有错吗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这句话有错吗

虽千万人吾亦往矣这句话有错吗

现在人多以为这句话是面对千军我也要上的感觉。

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这句。不止这句,有很多古文原句被曲解错译然而特别受欢迎的,主要因为两千年前的文字不够,又没标点,几百年前的人翻错了后人传开了,语言环境,发音,语义都在变化,也无可厚非。

我认为这句话被通俗的理解错了。因为,原句前面自反而缩何解,千年来并无定论。朱熹以为此句谈勇,为了得到面对千军万马的解释,朱熹说缩字从象形考虑可以当做是绳子密实的意思,引申为自我反省而坚定密实,我不敢苟同。古文应互文,理解一个短句必须考虑上下文。此句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二》,来我们看一下全文:

公孙丑上 其二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然则有同与?”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由此可见,“虽千万人吾往矣”此句言勇不假,然后此文谈的是守约。语出公孙丑上,谈的是如何能做到不动心,公孙丑问孟子给你齐国宰辅之位,你会不会动心。孟子答之此句,意在借谈勇举例说明守约而心不动。因此我认为朱子错释了,此句应该是“自问心而有愧,虽然给我万人之上的尊贵位置,我也不会动心,转身离去。”针对我这个解释,有知友疑问:

王阳之回复俺村俺最菜36 分钟前

孟子善养浩然正气,何为浩然,问心无愧则为浩然,如此来看,孟子讲如果我心中有愧,那么我面对普通百姓都会觉得害怕,但如果我问心无愧,即使对面是千军万马我,也不会感到害怕。至于把原文演变,我觉得只是对前文进行了浓缩,它本来表达的意思是不变的

这位知友的理解可以体现知乎大部分用户的通俗理解。所以我问缩字何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大家认为不缩是心中有愧疚吗?认为吾不惴焉意思是我心中害怕的意思吗?这样解释信达雅吗?

所以我的理解是,孟子说,若果我心中无愧,即使让我做一个心怀天下的草民,我也不会有心存不甘;如果我心中有愧,即使你让我给我万人之上的大官做,我也要逃走。

我的个人理解也只是一家之言,不敢说我的理解就是对的,朱子就是错的,比较之后,探讨之后,自己考证之后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才是历史和文学的乐趣,我思考过,便不惧贻笑大方,欢迎探讨。

玩知乎,不求流言止于智,但求智者不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