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快死前是怎样一种心态
此话题涉及“死亡”可能会有一些沉重,但是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呢!奥古斯丁说:“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只有死是确定的。
在自己的啼哭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声里离开这个世界。在你活着的时候,死亡那是别人的事。当你需要独自面对的时候,就成了自己的事。可偏偏没有人可以留下这人生最后一瞬的一点点经验和经历。科学家也曾经试图去破解这一难题,但得到的结果也都是些没落两可的结论,比如“灵魂飘飞起来、看到医生在抢救自己”,又比如“自己进入一个绚烂空间,见到以前故去的亲人”等等,而没有提及自己的此时的心态如何。因此,对于死前何种心态,尚无准确的回答。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如果换一种提法是否会更契合实际呢?那就是:我们要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死亡的降临?由此是不是能更好的找出答案或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呢?死亡是来自人心里最深的恐怖。悲观的人认为人类时时刻刻面对着死亡,既然死亡无可避免,就会产生及时行乐不思进取的思想,甚至在庸庸碌碌中过完自己的一生。我不能说这不是一种人生的活法,但是从社会和人生的角度看,确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贫穷的人说:只见活人受苦,哪见死人受罪。可见这是一种对死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某些富有的人认为“我赚了这么多钱,我还没有享受足够多的荣华富贵”,在死亡面前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是留恋、牵挂、无可奈何的态度。而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在死亡面前反而更容易坦然接受,他们认为死亡不过是自然规律,是自己换了一个更好的地方重生,面对死亡表现出更从容的态度。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经笑看生死,在他临死前他说过一段话:“现在我该走了,我去赴死,你们去继续生活,谁也不知道我们之中谁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庄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在《至乐》中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此为先贤智者对待死亡的态度。
做为芸芸众生,我们可能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这样的人生高度。个人以为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生命的不易,不做危害别人的事,多做有益于这个世界的事。更好的活着是为了更好的死。在死亡来临之际,我们泰然处之、安静平和,并以此心态去迎接生命的刹那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