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文言文形容一个人出尔反尔
出尔反尔,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释义:孟子回答(邹穆公)说:“灾荒年,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沟壑之中,年轻力壮的到四处逃荒,有差不多上千人;看看您的粮仓,里面堆满了粮食,货库里装满金银财宝,但官吏们却从来不告诉您有关百姓的情况,这是官府长期不关心百姓欺压百姓的后果呀。曾子曾说过:‘要小心要小心,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那些百姓从现在开始就要反对您了。(但)您也不必对此担忧。只要您施行仁政,百姓自然而然就会亲近官府,肯为那些官吏献出生命了。”
现多用于形容人说话不算数或做事不认账,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语见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老残说:“前次有负宫保雅意,实因有点私事,不得不去。想宫保必能原谅。”宫保说:“前日捧读大札,不料玉守残酷如此,实是兄弟之罪,将来总当设法。但目下不敢出尔反尔,似非对君父之道。”
释义:老残说:“上一次,我有负宫保你的好意,确实是因为有些私事,不得不去处理。想必宫保你能谅解。”宫保说:“前两天我恭敬地拜读您的书信,想不到(曹州的)玉贤太守(也作御贤)竟然如此残酷毒辣,实在是我的罪过,以后总会想办法弥补。但眼下,不能说话不算话,这实在不是对待官府应该有的态度。”
可以用诗经里面的话: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