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公等级排列
北周:初置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五等爵后据《周礼》改制,置【亲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十一等爵。
隋文帝置国王、郡王
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
宋朝封爵制度基本上同唐制。魏晋至宋,封爵的承袭分为世袭罔替、世袭两种,前者在承袭时按原爵承袭,后者承袭的时候要比照被承袭者的爵位降一等承袭。
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
明朝,王爵为皇族专享(开国诸大将死后有追封郡王者),皇族封爵均世袭罔替: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
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
亲王封号一个字,如周王,燕王等。一般在亲王死后由皇帝赐予谥号,称呼时采用封号加谥号假王的方法:如朱樉,封秦王,谥号愍,习惯上称为秦愍王。
郡王封号为两个字,如靖江王,宁靖王等。
对于朝贡国,一律封为郡王,如朝鲜王,越南王,日本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