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本色的基本概念
2、乡土的“土”:
据土而生:农耕文明传统 农民生存根基
傍土而居:土地的不动产特质导致人口固着和文化的区域封闭
3、乡土的“乡”:
聚村而居:小农经营 水利合作 治安保障 家业继承
囿村而存:村落相对孤立 乡村社区富有地方性
4、礼俗社会(共生导向)与法理社会(任务导向):
熟人社会 规矩 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即为个人自由 诚实守信
生人社会 法律 通过制定社会规范保障个人自由 契约精神
5、乡土性:“土”是“乡”的基础,“乡”是“土”的表征。
6、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联想“李约瑟难题”)
注重工具的直接使用 重实用 经验总结与类比
注重工具的系统锻造 重理论 因果关系与演绎
7、乡土社会中的人际相处:熟知规矩而不逾之。
8、结论: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的生人社会。
另:滕尼斯的“社区”与“社会”
社区: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的人群组合,它的基础是“本质意志”。本质意志表现为意向、习惯、回忆,它与生命过程密不可分,在这里手段和目的是统一的,靠本质意志建立的人群组合即“社区”是有机的整体。
社会:是靠人的理性权衡即“选择意志”建立起的人群组合,是通过权力、法律、制度的观念组织起来的。在这里,尽管人们通过契约、规章发生各种联系,但手段与目的在本质上是相互分离的,因而“社会”是一种机械的合成体。滕尼斯认为,从中世纪向现代的整个文化发展就是从“社区”向“社会”的进化。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社会团结:
指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结关系,这种联结关系既可以建立在共有感情体验、共有道德情操和共有理想信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因为生活需要、功能依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关系之上。
机械团结:【因为我们相同,所以我们团结】
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
分工程度低 → 个人分化小 → 相互依赖少 → 社会联系紧密
有机团结:【因为我们不同,所以我们团结】
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
社会分工↑ → 个人异质性↑ → 个人依赖性↑ → 社会统一性↑
两位学者对于机械和有机的定义迥异,滕尼斯从两者组成的依据出发进行区分,而涂尔干则从两者组成的内部关系出发进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