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为“有同情心、体谅心”。它出自《论语·颜渊》:“恻隐之心,援若身之肤,短褐之党,祸福之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同情心的人会像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疼痛一样,体会别人的痛苦和忧伤。这种感同身受的同情和体谅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建立更加和谐、友善的社会关系。
恻隐之心作为一种美德和行为准则,早在古代就被提倡和崇尚。在中国文化中,恻隐之心一直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概念也被普遍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教育、医疗、公益事业等等,通过增强恻隐之心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公共利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