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夷则夷入夏则夏出自哪里
\"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真正出处,是效力于蒙元的伪儒许衡,为论述蒙元政权的合法性而发明的。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而周边则较落后,因此逐渐产生了以文明礼义为标准进行人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文化和文明程度,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或称夏、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夷,或称蛮夷、化外之民。
东周末年,诸侯称霸,孔子着春秋大义,提出尊王攘夷,发扬文化之大义。如楚国自称蛮夷,其后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而郑国本为诸夏,如行为不合义礼,亦视为夷狄。
中华世界重衣冠礼仪,《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被儒家尊为圣人。衣冠、礼仪往往用来代指文明。
最开始周王室和它所建立诸侯封国,称诸夏。《国语·郑语》曰:“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诸夏的基本团体包括夏、商、姬、姜四族,也就是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氏族中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国家。比如周王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宋国。
《国语·周语下》说: \"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唯不帅天地之度,不顺四时之序,不度民神之义,不仪生物之则,以殄灭无胤,至于今不祀。及其得之也,必有忠信之心间之。度于天地而顺于时动,和于民神而仪于物则,故高朗令终,显融昭明,命姓受氏,而附之以令名。”
也就是说,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西周共王时器《墙盘》铭文云: \"上帝司夏尤保。\" 可能是铜器中所见最早的一个\"夏\"字,但含义不指夏朝。
在地理位置上,因为今人以如今之地理观念读史,自以为四夷在四方,实则谬矣。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诸夏与夷的区别主要是农耕的城邦和游牧的山野牧民之区别。诸夏有礼,而蛮夷无。若说中国的皇帝是天子,中国的皇朝是天朝,而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系是贡国和属国的关系,其首领只能被称为王。至少要在秦之后。
华夏文明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边国家接受中华思想,又常自称“华夏”、“中国”,这被称为小中华思想。中国和这些周边国家和地区合称为中华世界。由于中华世界为儒家社会,儒家文化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因此这些地区又称儒家文化圈,又因使用汉字而称为汉字文化圈。
就中国典籍上的记载来看,华夷之辨区分的主要标准是以华夏礼仪的有无,或是对诸夏的友善度为标准。
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出自韩愈批注春秋后写的的《原道》一书,韩昌黎《谏佛骨表》对于胡佛本就不满,很明显韩愈这句话的意思是:夷狄进入中国就要用中国的办法对待夷狄,因为夷狄一定会用夷狄的办法对待中华的。
所以用中华的办法对待夷狄就是要么夷狄接受汉化,主动臣服。要么就应该被攘夷消灭掉,孟子有云:臣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所以韩雍认为文化礼仪的中国化必须主动承担起对于夷狄的抗衡工作,尊王攘夷不仅仅是肉体还有精神。中国应该主动攘夷,而不是去学什么多元化和相互尊重,华夏是王道的代表,用不着对夷狄客气,要绝对消灭。
\"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真正出处,乃是效力于蒙元的伪儒许衡,为论述蒙元政权的合法性而发明的。
许衡的论调则是典型的服务于异族统治的“用夷变夏、无君无父”的伪理论,实质就是“有奶便是娘”。而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非华夏族群能用华夏典章治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