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餐制普及前,也就汉唐之前,普遍只吃早晚两餐,“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孟子 滕文公上》。赵岐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此外在十二时辰中,也显示古人一日多为食两餐。辰时(7~9时)又称“食时”,是古人朝食之时,“至于食时,先生将食”《管子 弟子职》,“男女未冠笄者......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
《礼记 内则》;申时(15~17时)又称“晡时”,是古人第二次进餐之时,古时晡与餔相通,《说文解字》云:“飧,餔也。”
“餔,日加申时食也。”
古代普通百姓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早上干活前大食一餐,晚上睡前小食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