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的“道”具体是什么
感谢邀请!若是想要一段文字便能够具体描述清楚孔子说的“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涵盖的太广,但就我个人理解且最偏爱的便是“中庸之道”。
在中国文化中,“中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这是被误解最深的一个概念。很多人都以为,“中庸”是和稀泥,是没原则,是当好好先生。其实,中国儒家恰恰把那种表面上的好好先生,但是没有道德原则的人称之为“乡愿”。儒家最痛恨这种人,孔子不是说嘛——乡愿,德之贼也。
那“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则,是主观世界的事情。而中庸,则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就是实践世界。很多人就是因为搞不清这两个世界的区别,不仅误解了“中庸之道”,而且也容易成为一个失败者。
举个例子,我们上驾校学习开车,先学交规,学汽车的机械原理,这都是主观世界的事,你会学到很多原则。但是一旦进了车、上了路,原则的用处就不大了。开车的每一刻,你说是向左打方向盘好,还是向右打方向盘好?都不对,开车实践讲究的是“刚刚好”,不左也不右,这就是中庸。
再比如,经济学有两个大的流派,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和哈耶克的“自由放任”。在主观世界里,在学理上,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可以坚持自己以为的真理。但是实践中的治国者,不会完全偏向其中任何一种,他会力争在特定的情况下给出“刚刚好”的政策。
实践世界中,每一个具体的事都是这样,写字、做手工、打球、创业等等,都是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中,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动态平衡点。所以,如果“中庸”这个词你不喜欢,那就来一句西方名言好了——“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这和“中庸”是同一个意思。
你看,主观世界和实践世界之间有一条深深的沟,主观世界里有一大堆绝对的原则,而客观世界里则只有刚刚好的行动。
罗胖讲了一段话,大意也是这个。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脑子里的主观世界就已经建成了,什么道理都懂。那余生的任务是啥呢?就是不断地对付那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一致的情况。
举些例子啊,不是说好了人要诚实吗?这是主观世界的原则。可为什么客观世界里,有时候不得不撒谎,而且好像也不算道德瑕疵?
不是说好了法律是追求正义的吗?为什么在实践中,法律追求正义也不会完全不计算成本?
不是说好了认真努力、与人为善就会前程似锦吗?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可还是混得不够好?听过那句话吧,“听了那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这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沟,每时每刻我们都可能掉进去。如果你能爬出来,就是弥合了这条沟,把那个和我们主观世界不一致的东西,放到自己的身体里自我破碎,然后重建自我。这个过程就叫成长。
所以,一个人成长得越快,岁数越大,成长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在自己精神世界里容得下很多复杂的东西。所以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一再强调“多元思维模型”。至于有多么“多元”无所谓,可是我们不能“一元”呀。
到这里希望已经简要的说明了我对孔子亦或是儒家所说的“道”的理解。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咱们评论区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