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出现的氓一般指什么
氓(méng,máng),多音字,读méng时,指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如氓隶;读máng时,如流氓,指品质恶劣、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唐韵》武庚切《正韵》眉庚切,音盲。《说文》民也。《诗·衞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石经注疏》作甿。甿与氓通。《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以乐昏扰甿,以土宜敎甿稼穑,以兴耡利甿,以时器劝甿,以彊予任甿。《郑注》变民言甿,异外内也。甿犹懵。懵,无知貌也。
又《旅师》凡新甿之治,皆听之,使无征役。《注》新甿,谓新徙来者也。○按此则氓本同甿,《长笺》以氓为民,为民田,分为二,非是。
又《集韵》谟耕切《韵会》谟盲切,音萌。义同。
又通作萌。《前汉·刘向传》民萌何以戒勉。《注》萌,与甿同。
又《杨愼·经说》氓从亡从民。流亡之民也。引《周礼》新甿之治,注:新徙来者。○按氓与民音别义同。从亡者,言民易散难聚,非专属新徙之民而言。《周礼》注:新徙来者,释新义,非释甿义。遂人之安氓、敎氓,氓犹民也,非皆他国新徙之民谓之氓也。《孟子》受廛为氓,犹受廛为民,天下之民皆愿为氓,犹皆愿为民也。杨说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