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理解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概念指的是中华文明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呈现出多元格局;同时,各个地区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从而形成了文化共同体。
多元性
中华文明的多元性体现在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区域。例如,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六大区系,包括北方、东方、中原、东南部、西南部和南方,每个区系都有自己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此外,严文明教授也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六个文化区,分别是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甘青文化区、燕辽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和江浙文化区,这些文化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分层次的。
一体性
中华文明的一体性体现在各个文化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严文明教授指出,虽然各个文化区有自己的特色,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如果放宽视野,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文化和不同族群之间交流与融合则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全方位地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着不同族群间的理解与认同,推动着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考古学证据
考古学证据支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观点。例如,距今5000年左右至4300年之间,良渚呈现出向原始国家形态迅速发展的态势,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物证。距今3800年至3500年的二里头时代,中原腹地的二里头文化强势崛起,成为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各自发展出了独特的文明形态,同时也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和互动。
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理解强调了中华文明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呈现出多元格局;同时,各个地区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从而形成了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特点,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处理当代多元文化社会的启示。
教材解析6: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究竟该如何理解?
《中外历史纲要(上)》在第一单元两处提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但是教材和教参对于何为多元一体并没有详细的解释。 针对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说的传统认识,苏秉琦先生提出了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多元说,形象的说法是满天星斗。 他认为: 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的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向四处扩展;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 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各地发现的考古材料越来越多地证明了这一点。 同时,影响总是相互的,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 苏秉琦先生在他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里,他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理论,将中国古文明的起源概括为六大区系: (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6)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系各具特点又相互影响,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提出史前中国文化有着重瓣花朵式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 严文明教授也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六个文化区,分别是: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甘青文化区、燕辽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和江浙文化区。 他认为,这几个文化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分层次的——中原文化区是花心,是第一个层次;其他五个文化区围绕着中原文化区,是第二个层次,是花瓣;在这五个文化区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文化,则属于第三个层次。 严文明主编的《中华文化史》指出,各文化区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如果放宽视野,还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文化和不同族群之间交流与融合则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全方位地交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着不同族群间的理解与认同,推动着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综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指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呈现出多元格局;同时,各个地区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从而形成了文化共同体。 参考文献: 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赵辉《多元一体: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特征的根本认识》 王巍《中国考古学百年史》 韩建业《中华文明的起源》 葛剑雄《黄河与中华文明》 王巍《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李新伟《多元一体概念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应用》 0条评论 客服工作时间9:00-18:00,晚上非工作时间,请在微信或QQ留言,第二天客服上班后会立即联系您。
江林昌:中华文明史上的\"多元一体\"
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考古学基础文化史是由人类创造的。 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在《远古文化史》中称之为\"农业革命\"。 一万年来,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及其周边广阔的山地范围内,农牧生产绵延发展,从未间断。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就在这样的物质文化背景下起源发展而壮大。 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 又因为南北温差大,东西地势异,几个大河流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 例如,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以鸟形陶鬶、三足陶鼎为特色;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以双唇尖底彩陶瓶为代表;而西辽河地区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则以筒形罐为特征。 考古学家根据不同的陶器类型,不同的墓葬制度,不同的城邑布局,作系统归纳梳理,最后将全国各地早期文化的发展划分出八个大的区域:黄河流域:海岱文化区,中原文化区,甘青文化区。 长城以北:河套文化区,燕辽文化区。 考古界对这八大文化区域的认识,是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拓展而有一个从\"5+1\"到\"5+2\"再到\"7+1\"的发展过程。 如海岱地区可分为鲁中、鲁南、鲁西、鲁北与胶东半岛等几个次一级的文化区。 五千多年前,在这八大文化区系及其内部更小的区系层级内,差不多同时或稍后闪现出了文明的亮光。 这是从横向的空间角度分析文明的起源。 苏秉琦先生还从纵向的时间角度提出了\"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文明起源与\"古国-方国-帝国\"的文明发展的\"梯进阶段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考古已进入大发现时代。 在苏秉琦先生提出文明起源系列卓见的同时,夏鼐先生出版了《中国文明的起源》(1983),张光直先生出版了《中国青铜时代》(1983)、《考古学专题六讲》(1986),李学勤先生发表了《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1982),出版了《走出疑古时代》(1994)等。 2001年与2018年,两项工程先后公布了阶段性成果报告。 就时间纵向看,\"夏商周断代工程\"推出了\"三代年表\"(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之交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之交为公元前104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出了文明起源三阶段进程(公元前3800年、3300年、2500年)。 中华文明史在年代学方面,由司马迁《史记》所载的公元前841年,往前推进到了公元前3300年,乃至公元前3800年。 就空间横向看,因为夏商周三代的王权政治中心在中原,所以\"夏商周断代工程\"对考古遗址遗物的发掘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黄河流域;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因为考虑到文明的多点起源,所以相关考古发掘与研究的范围已扩展到长城以北的红山文化、石峁文化,向南扩展到淮河流域的凌家滩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区域。 通过对这些遗址遗物作纵向系统性、横向全面性的研究,司马迁《史记》等文献关于五帝时代至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记载,都得到了实物验证,从而\"增强了历史的信度\"。 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梳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脉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轨迹西亚两河流域的古文明由下游溯流而上,依次有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巴比伦文明、亚述文明等阶段。 南亚印度古文明也是沿印度河上游的五度河向下游发展,依次有三个城市国家,即哈拉巴文明、甘瓦里瓦拉文明、摩亨佐-达罗文明。 这些文明都是沿着这样的河水流域而单线发展。 而且,由于这三大河流都是南北走向,不同的河段处在不同的纬度上,其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都有差异,因此居住在不同河段上的部族先民,就有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影响其文明形态,造成了其政治的不稳定。 (一)文明起源与\"多元并行\"格局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八大文化区都分布于黄河、长江、西辽河等流域。 如,海岱文化区在黄河下游,期间又有济水流域、淄水流域、沂水流域、泗水流域等。 值得总结的是,这些大小河流大多是东西走向。 因此同一河流处于同一纬度上,这就决定了同一河流上的部族先民会有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政治上会有相对的稳定性。 不同的河流各自独立发展,因此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是多源头几乎同时并起的。 在整个五帝时代一千多年的文明起源三阶段进程中,八大文化区域及其内部各部族考古学文化总体上表现为独立发展而又相互影响的趋势,我们将其概括为\"多元并行\"格局。 据《左传》《国语》《山海经》《史记》等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可知,这种\"多元并行\"的格局,在历史学上表现为以酋长为名号的大小不同的部族集团按时代先后长期在相应的地理区域内活动。 如海岱地区,生存活动着东夷部族集团,其中蚩尤、少昊等部族集团为第一阶段,颛顼、重黎等部族集团为第二阶段,烈山氏、丹朱、夔等部族集团为第三阶段,帝舜、皋陶、伯益、后羿、寒浞等部族集团为第四阶段。
从考古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正在阅读:从考古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正文从考古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是在中国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距今5000年左右至4300年之间,良渚呈现出向原始国家形态迅速发展的态势,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物证。 距今3800年至3500年的二里头时代,中原腹地的二里头文化强势崛起,成为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 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从1万年前南稻北粟(黍)的农业起源,到定居生活普遍出现、区域文化特色凸显,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历经数千年发展。 距今5500年前后,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和燕山辽河地区,开始显露出社会分化的迹象。 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张家港东山村、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南澧县城头山、河南灵宝西坡、山东泰安大汶口、辽宁朝阳牛河梁等遗址中,发现了高等级墓葬、大型中心聚落、大型高等级建筑、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址。 良渚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 距今5000年左右至4300年之间,各地区的发展开始加速。 黄河流域出现了甘肃秦安大地湾和庆阳南佐、河南巩义双槐树、山西襄汾陶寺、山东和苏北多处大汶口文化大型遗址等高等级聚落。 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丘陵地带,以发达的稻作农业为基础,孕育出了成熟的史前文明,两湖地区率先出现城址林立的局面。 以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为中心,考古发现有规模巨大的良渚古城、形似台城的莫角山宫殿区、瑶山和反山等王陵级的贵族墓葬与祭坛、西北部山区的高低水坝系统……这些都从不同侧面显示出绵延不断传承的文明形态,尤其是庞大的人口规模与次第有序的聚落格局,能够动员和组织的庞大劳动力量与技艺高超的专业工匠。 这些情况表明,良渚呈现出向原始国家形态迅速发展的态势,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重要物证。 黄河中游文明的兴起 在以晋南襄汾陶寺、陕北神木石峁为代表的遗址中,考古发现了都邑性的庞大聚落、高耸的城址和深陷的壕沟、大型高等级建筑和贵族墓葬、玉石制品、漆木器和彩绘陶器等遗物,这些都展现出早期国家的图景。 从西亚经中亚引进的黄牛、绵羊、山羊等大型家畜,与本土传统的粟作农业和家猪饲养等养畜业相结合,使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地区获得了新的生产力,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从而促进了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发展。 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发展,也得益于积极吸纳周边区域先进的文明要素。 考古工作者在包括陶寺、石峁和西北齐家文化的一些大型聚落中,都发现了不少良渚式玉器。 晋南陶寺大墓所体现的上层社会礼仪制度,受到了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直接影响。 文化交流融合活力不断 距今3800年至3500年的二里头时代,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东部平原地区持续衰落。 从东北燕辽、北方河套到西北甘青、西南巴蜀的半月形高地,中原腹地的二里头文化强势崛起,成为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重要标志。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有规整的宫城、成组的宫殿建筑基址、规划有序的网格状的城市道路系统。 其中,官营性质的青铜、玉石等手工业作坊不断被发现,众多墓葬出土了大量华美的青铜礼器、玉器、漆器、陶器。 与之前的都邑性遗址相比,二里头最大的特点,是出现了爵、斝、盉、鼎等青铜礼容器。 包括大规模采矿、冶炼、远距离运输和多环节制作工序的青铜冶铸业,不仅仅是技术进步,还反映出早期王朝国家获取和控制重要战略资源、组织和管理庞大劳动力及国家层面高科技专业化生产的能力,更是新型国家加强礼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体现。 中原夏王朝的崛起,正是汇聚融合周边地区先进文化与生产要素后进一步创新的结果。 包括对北方牛羊畜养、南方水稻种植的广泛学习,对晋南盐业和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冶金技术与礼制建设相结合的发明创造,对不同区域制玉、用玉传统的广泛借鉴,等等。 考古中所发现的郑州商城、殷墟、周原、丰镐等商周都城的规模,比起包括二里头在内的都邑性聚落,面积大数倍乃至10倍以上。 大型宫殿建筑、大规模高等级贵族墓葬乃至王陵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等,都是此前的历史阶段无法比拟的。 商周时期还出现了成熟的文字。 正是夏商周三代王朝发展出的青铜文明,奠定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在中国早期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并成为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重要力量。 至此,以中原华夏文化为主干,包括周边多个地域文化,形似重瓣花朵的中华文明体系初步形成。 正如考古学家严文明所言,中华文明能够连续不断地发展,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周边有高山、大漠、草原和大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这种多元性保证了中华文明总能不断地推陈出新、保持活力。
从红山文化看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从红山文化看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据从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了解到的消息,自2024年4月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团队在赤峰市敖汉旗开展了为期近4个月的考古调查。 考古人员完整地揭露出一座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金松介绍:这是内蒙古目前考古发掘出的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并且一次性出土了百余件红山文化玉器,特别是发现了与凌家滩文化玉冠饰相似的器物,填补了内蒙古红山文化出土玉器考古研究的空白,也为探索河套地区龙山时代藏玉于墙现象来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以其玉器传统、礼制建筑闻名中外。 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负责人贾笑冰表示: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一颗璀璨星辰,它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在内的多种文化相融合、碰撞,不断演进发展而成,从目前发现这个出土的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各种玉器、陶器来看,都表现出与仰韶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地域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碰撞。 红山文化命名70年以来,其发掘与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内蒙古赤峰与辽宁朝阳两地发现各类红山文化遗址1100余处,尤其是以牛河梁、东山嘴、那斯台等遗址发现的埋葬、祭祀遗存及大量玉器为代表,确定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源头性地位。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盖之庸认为,70年来红山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不断深入,为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性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和理论支撑,对于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盖之庸: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节点,对中华文明早期国家的形成贡献巨大。 首先,红山文化在玉器的使用上表现出了显著的特点,不仅广泛使用玉器,而且赋予了其礼制性的意义,进而发展成为一套用玉的制度。 例如,礼天礼地的习俗,其根源可追溯至红山文化。 此类行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贯穿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其次,红山文化对龙的概念的使用也具有开创性。 历代王朝都对龙都有极高的崇敬,并不断丰富其内涵,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龙的形象。 第三,红山文化的辐射效应不容忽视。 例如,红山文化与南方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证据表明他们有着诸多交集,体现了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我们认为,红山文化在当时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对周边文化产生了影响,从而充分证明了它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认识中华文明
10月26—27日,第二届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与会学者从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等多重视角进行跨学科交流,共同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考古学视野下的夷夏一体进程 新石器时代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起点。 各文化区在这一时期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认为,不同地域在礼乐文化大传统中形成了文化认同,而礼乐文化大传统也接纳并包容各地域的小传统,大小文化传统之间构成互动互补的多元一体政治文化格局。 礼乐文化传统为考察海岱地区东夷文化与中原地区华夏文化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关键线索。 考古学家邹衡曾提出,中原的二里头文化中存在东方文化因素。 近年来,河南省境内首次发现的永城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中心聚落)进一步实证了各区域间的文化互动交流,特别是礼出东方的观点。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广阔据此分析认为,大汶口文化自中期开始向西部中原地区迁徙,极大推动了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地区文化格局的演变,展现了海岱地区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贡献。 至商周时期,多元一体的文明化进程进入关键阶段。 徐良高分析认为,二里头文化之后,东夷文化逐渐走向衰落,在接受中原地区礼乐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与中原商周王朝的交流与认同,进而融入华夏文化,东周时期最终实现海岱地区的华夏化,完成了夷夏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如何区分考古学上的夷礼与夏礼?如何理解文献中以夏变夷的说法?近年来,夏文化研究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与科技考古研究,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方辉结合古文字学与人骨病理研究,实证了夷夏礼节之别主要体现为夷夏两个族群在蹲踞与跽坐行为举止上的差异。 随着商王朝的征服,跽坐行为逐渐向周边传播,至中商时期在海岱地区普及。 文化认同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出发,才能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及其深远影响。 北京大学教授张志刚认为,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基于和而不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学理启发。 应深悟各美其美中的分享智慧与美人之美中的互鉴智慧。 他进一步提出,中华文化智慧蕴含的生存发展理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寻根传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因。 历史上,各民族积极追寻本民族的根源,体现了文化认同。 历代政权对黄帝、炎帝的祭拜是对中华民族根脉的延续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赓续,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齐鲁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 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认为,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圈,逐渐与中原、三晋、关陇、燕赵、吴越、荆楚、巴蜀等并列,成为中华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成为广受仰慕的礼义之邦。 汉代以后,齐鲁文化从区域文化发展为影响全国的主流文化。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吕文明认为,周秦两汉时期实现了对齐鲁之地的统一,而齐鲁的思想文化通过碰撞、交流与融合,逐渐影响了秦汉国家的文化意志。 原标题:《在多元一体格局中认识中华文明》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字体:小中大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拥有14亿多人口而又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团结统一的国家,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将\"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凝聚起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的历史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从古至今,各民族都为祖国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建立了向内凝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的重要历史表现。 建立向内凝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我国地理特征为西高东低,大江大河多呈\"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势。 这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经济发展较快,文化水平比较先进,能够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 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从黄河中下游向外发展,逐步形成了汉族;生活在中原地区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逐步向内聚集,形成了多民族融合互动、向内凝聚的自然历史过程。 此后,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局面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即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王朝、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建立的统一王朝、多民族王朝并立,这三类政治局面都表现出极强的向内凝聚特性。 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王朝通过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协同和带动周边少数民族发展,形成强大的向内凝聚力;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建立的统一王朝本身就是向内凝聚的产物,这些王朝入主中原后又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向内凝聚的趋势;在多民族王朝并立的时期,各并立的王朝都以正统自居,并极力争夺中原地区的\"正统\"地位,即使在这样的时期,大一统思想依然在起作用,中华文明依然表现出突出的统一性,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内聚性依然在发展。 这些历史现象的产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秦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起点。 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这表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逐步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内凝聚的结果使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统一性。 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多元一体\"中的\"多元\"和\"一体\"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各民族内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之间辩证和谐的共同体关系,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模式。 不过,这些民族从来不是以相互隔绝、相互排斥状态出现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嵌入,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形成了共同体,此即\"一体\",这就是中华民族。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了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共同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56个民族这个\"多元\"在中华民族这个\"一体\"中得到充分体现。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救亡图存的历史。 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 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危急时刻,各民族总是能够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突出统一性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其丰富历史内涵和鲜明时代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上各民族通过交往互动,逐步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共同营造了统一的共有精神家园。 这个统一的共有精神家园容纳和融合了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最终融为一体,并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上中华民族虽曾遭遇很多挫折,但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一个基础性原因就是在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作用下,中华民族各民族拥有\"融为一体\"的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各民族拥有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一、多元1.多源:即中华文明在多个地域起源(东北、黄河、长江、珠江、甚至新疆、青藏),多源并起。2.多元:每个文化区域都是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特征一、多元1.多源:即中华文明在多个地域起源(东北、黄河、长江、珠江、甚至新疆、青藏),多源并起。2.多元:每个文化区域都是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如红山、良渚玉器发达但没有青铜器,中原青铜器多为动物纹饰,而三星堆青铜树、青铜人、金面俱独俱特色。二、一体1.各文化区域相互辐射、吸收,交流,逐渐形成统一的特点:如逐渐都以龙为图腾,逐渐都学会种粟、水稻,制陶、玉、青铜器等。2.逐渐中原地区日益领先,成为核心向外辐射,如以炎黄为主形成华夏族,以华夏为主形成汉族。炎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上述认识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过程中的王庄遗址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过程中的王庄遗址 原标题: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过程中的王庄遗址 商丘地处豫东平原,位居古淮河、济水之间,豫鲁苏皖四省的交界地带。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心区发现一处墓葬分布密集的大汶口文化墓地,出土了一批玉器、绿松石及大量实用陶器,墓葬区外围发现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环壕遗迹,以此为迹兆,确认遗址规模约63万平方米。 规模宏大的环壕聚落、集中排列的大型墓群、等级明确的葬制传统以及多元共存的文化类型,为我们勾勒出豫东地区史前文化的侧影,更为中原早期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的考古学观察提供了新的关键性材料。 石破天惊:考古遗存反映的权力与秩序 王庄遗址位于豫东平原东部,历代的黄河改道和决堤泛滥给这里留下了4至10多米的黄沙淤积层,大量历史遗存被自然封藏。 2021年底,在王庄村南坑塘整治过程中发现一座古墓葬。 2023年,考古队分别选址于王庄村南与村中两个地点进行发掘,正式考古发掘350平方米,尽管面积不大,但数项新发现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迹兆有序:环壕重绕的五千年大型聚落。 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全域勘探。 钻探显示,整个遗址被双重环壕环绕。 需要注意的是,王庄遗址并非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环壕迹兆的孤例,中原腹地河洛文化区双槐树等遗址也发现圆形双重或三重环壕聚落。 王庄环壕聚落的新材料丰富了学界对早期文明聚落防御范式、人地关系及社会组织等问题的认知,为探讨豫东及周边地区史前聚落形态提供了新材料与新视域。 层叠累覆:首现河南的大汶口文化墓地。 这片大型墓群显示出区域性的独特葬俗——层叠累覆,有意打破。 整个墓地布局清晰,墓葬皆为东西向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式统一,墓主头向东或略偏东南。 墓群内墓例排布大致呈南北向的三排、东西向的五列。 ⅣM3墓室面积最大、随葬品最为丰富。 该墓是一座三人合葬墓,墓室分南、北两部分;北侧两具人骨皆仰身直肢,南侧一具人骨为侧身直肢。 三个个体中已经鉴定出来的为两个成年男性,另一个人骨保存较差无法鉴定。 ⅣM8墓主侧身直肢葬于墓室北侧,颅骨两侧发现3件小玉璧与1件穿孔玉器,左手持玉钺,右手执环首骨刀,右臂处放置有动物獠牙、獐牙等。 从墓主葬式、持物及随葬品类别来看,该墓应为高等级墓葬。 整体而言,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墓地墓葬规格普遍较高,其叠葬的习俗与侧身的葬式都较为独特。 以瘗以陈:最早发现的玉组覆面。 其中,墓主左右眼眶处分别放置两件玉璧,颅骨两侧各有一排小玉璧,头顶、前额、眉心、鼻尖位置点缀有绿松石片。 玉面饰各组件都带有穿孔,因此推测其原来可能缝缀于布料之上,覆盖在墓主头部。 这组头部玉面饰是此类遗存在国内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首例,与先秦尤其是两周高等级墓葬中大礼安魂的玉覆面在形制与使用方式上颇多相类,是豫东地区史前时期丧葬仪制、丧祭理念和社会复杂化进程的重要表征。 琢石为佑:集中随葬的圭形礼器。 大型墓葬出土此类石器较多,ⅣM3出土一组9件,而小型墓葬通常只见一两件,可见此类器物与墓葬等级存在关联。 王庄遗址大汶口文化墓地出土的石圭是国内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圭形器。 遗址内墓地多座墓葬均有出土,尤以ⅣM3出土数量最多并且成组随葬,体现出明显的礼器意涵,也为青铜文明圭形瑾瑜的礼器溯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同时,不同级别墓葬规模与随葬品多寡不同,展示出显著的社会等级分化;成组石圭随葬的现象,也可视为史前社会的礼制文化肇端。 王庄遗址主体属大汶口文化系统,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集中在山东境内,文化范围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淮。 汶到商丘:大汶口文化的突围与辐射。 四面八方的文化因素交织融合,汇聚成王庄遗址大汶口时期遗存的独特文化面貌。 遗址所在的商丘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是不同地缘文化交融互动的通衢之地,见证了多种考古学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
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 12-1605:11 辩证统一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一体也离不开多元,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两者辩证统一。 内在关联性。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 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避免割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正确认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增进文化认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和特色,成为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深化对“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的认识。 有利于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教育,引导各族群众通过亲身感受去体认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同质性和同体性。 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包含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发展史。 产生历史: 早在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就已经共同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 两千多年来,尽管有分裂、有纷争,但是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是各民族人心所向,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特别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间,中国屡遭列强侵略,亡国灭种的危机把中国各民族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在近代反侵略、反分裂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急难相扶,经过艰辛探索和艰苦斗争,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也展示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如何凝聚而成的。 千百年的交融也终于形成了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中华大家庭,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奋斗历程铸就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中式面点培训 师资雄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来自商之讯TQ。 郑州新东方烹饪学校 服务热情 每日消毒 公考申论:如何正确评价和选择社会多元文化,理论支撑点是什么? 社会工作考研概念复习:文化的特征 多元文化教育:重视多样性与包容性
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体现在哪里?
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 纵观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并进的局面。 距今5500年左右开始,各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内容包括生产技术、礼仪制度和宗教观念,出现过以彩陶扩张和玉礼器传播为标志的大范围文化整合过程。 距今4500年以来,中原地区开始呈现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并率先发展的趋势。 距今3800年前后,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兼容并蓄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 距今5500年左右,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彼此吸收各自长处,这是各地区文明化进程加速的重要原因。 距今45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陶寺和二里头等遗址均发现来自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黄河上游和北方地区的文化因素,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核心。 同时,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包括小麦栽培、牛和绵羊饲养及青铜冶炼技术等可能均与中国各文化区同周边地区交流有关,这种开放性吸收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延绵不断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典型特征。 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和兼容并蓄特征的形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启动一个持续数千年绵延不断文明发展壮大的有力程序。 自史前时期即已确立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各文化区即使在没有强大的中央政权控制时期,也通过密切交流形成一个整体,使得“分久必合”成为必然的历史大势。 在中华文明内部,主导文化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不断丰富中华文明内涵,促进各地区一体化进程发展和文化认同感增强。 在与周边地区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中华文明同样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与时俱进。 扩展资料 一体化概念: 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主权让渡性,其核心是国家主权的让渡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度化和法律化就成为实现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当今世界,“一体化”词语用处较多,企业也不例外,比如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产运销一体化、一体化项目管理、一体化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一体化、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等,具体内涵和外延千差万别。 究其实质,“一体化”概念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或措施,将其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协同效力,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 评论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为你推荐: 百度律临—免费法律服务推荐 一对一沟通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0/200 10任务 50任务
戴向明: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认识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学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达到了一个高潮,此后经本世纪初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大力推动,一系列重大成果相继面世。 本文主要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谈点粗浅看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著名考古学家先后将我国史前时代主要农业文化区划分出多个各成体系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化区系,提出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交互作用圈等概念,到九十年代苏秉琦先生又提出了中国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 考古学的这些理论探索后来又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说相契合,使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认识也逐渐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共识,并不断被考古新发现、新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和充实。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燕(山)辽(河)地区,分别形成了若干有自身特色和发展谱系的文化区。 到公元前第四千纪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农业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燕辽地区,都相继出现了有等级分化的区域社会组织,出现了以高等级建筑和墓葬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相应地,在一些大型中心聚落里,上层精英开始以精美的玉石器、陶器等来标示自己的身份地位。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一直到公元前3300年之前,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可以视为\"曙光初现\"的中国文明的形成期,代表性遗址有河南灵宝西坡、山东泰安大汶口、江苏张家港东山村、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谭家岭、湖南澧县城头山等。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多个区域文明开始萌芽、生长,呈现出多线并进、多元发展的轨迹;同时各区域间彼此交流互动,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文明丛体。 其中陕晋豫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分布范围广、对四周影响大,显露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但此时尚没有哪个区域表现出显著的更加先进的样貌。 然而,到了公元前3300-前2300年这段时间,此前相对均衡的局面被打破了。 一方面,各区域文明持续发展,黄河中上游的双槐树、大地湾、南佐、陶寺早期聚落,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些中心聚落,以及辽西的牛河梁遗址群等,在社会组织规模、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奢侈品所体现的文明成就等方面,都比从前有进一步的发展。 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率先出现\"城邦林立\"的局面。 而长江下游的良渚更是一枝独秀,考古发现所揭示出的丰富内涵,使得良渚成为迄今能够确认的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 显而易见,这个时期中国史前区域文明发展的重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此后,从公元前2300到公元前1800年左右的史前末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狭义的龙山时代,出于尚未确知的原因,此前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等东部平原低地先后渐次衰落,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所在的西部\"高地\"则持续发展繁荣。 其形成背景,则是从西亚、中亚传播而来的牛、羊等大型家畜,在我国西、北部的黄土地区转化成了一种新的生产力,使得原来较稻作农业略显微弱的粟作农业文化获得了新生力量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从而导致\"黄土文明\"开始崛起。 到公元前1800年以后的二里头时代即夏王朝时期,这种有外来因素加持的生产力持续发酵,尤其是由西方传来的冶金术在中原地区获得创造性发展。 夏人率先将复杂的分范合铸技术用于青铜礼容器的制作,将代表当时\"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与中国传统的礼制相结合,用于巩固、强化权贵精英的神圣统治,同时也创造出了世界上独特而发达的青铜文明。 青铜冶铸不但需要复杂而高超的技艺,更需要组织完成大规模的采矿、冶炼、运输和多环节的铸造工序,其工艺和组织的复杂程度恐怕要远超以前的玉石器制作,此种生产锻炼了早期国家的管理能力,也将其代表的文明形态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此后接续发展起来的商周王朝更是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顶峰。 正是夏商周三代王朝所开创的青铜文明,奠定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在早期历史中的核心地位,也使得中原文明成为整合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主导力量。 可以说,经夏商周三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初步形成,并为以后秦汉更充分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以上的概括、总结尽管很简略,也有一些我个人的认识,但对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仍然可以从中看到很清晰的发展脉络。
中华文明何以多元一体
10月23日至25日在西安召开的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学者们分享中国考古学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探寻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程。 \"黄河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血脉相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星堆是中国乃至世界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生动例证\";\"新石器时代的信仰\'标准化\'可看作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史前基础之一\"……岁月流转、时代更迭,统一始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考古工作,为千百年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发展的文化基因找出实证。 在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考古工作者清理铜神坛(2022年6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本届大会有共计27个专委会,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展开讨论、进行交流。 此外,环境考古、新兴技术考古、考古年代学等细分领域的专家也从各自研究出发,分享真知灼见,提供更多角度的解读--\"良渚文化早期处于极端事件频繁发生的气候不稳定阶段\"\"借助铜器铅同位素分析论证哈密盆地扮演的文化通道角色\"\"年代测年在石家河遗址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陶寺遗址宫城内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上,工作人员用薄膜覆盖房址地面进行保护(2021年6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中华文明起源如满天星斗,散布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文明融合交流、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 大会主题发言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从具体考古工作入手,分享了探源视野下的陶寺遗址近年考古新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谈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收获,他认为这对深化边疆治理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讲述北宋东京城州桥与汴河遗址考古发现,展示唐宋到明清时期开封城市沿革的缩影……2023年10月25日,观众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摄本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举办地陕西,也不断挖掘发现更多文明实证--\"寨沟遗址商代大型墓葬与中原殷墟文化联系紧密,为南流黄河两岸的青铜器群找到了归宿。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分享了寨沟遗址的发现。 在介绍汉文帝霸陵考古收获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提到,薄太后南陵出土金、银器上的装饰图案带有游牧民族的文化风格,是先秦两汉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 (责编:李志强、魏鑫)实地观摩见证陕南绿色转型发展陕南三市在多年的探索中,一直在当好秦巴生态卫士的基础上努力寻求突围,希望依托生态优质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盘龙城遗址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盘龙城遗址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为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其次,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融入中原历史进程的重要象征,促进了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古代文明的交流发展。再次,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古代文明融汇的重要历史起点。
什么叫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一体的涵义
什么叫多元一体文化,多元一体的涵义1,多元一体的涵义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多元化很多要素集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和谐整体2,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理解中国的文化格局是一个多元的,所谓多元,就是说每一种文化都有他自己的独立发展性,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但是,同时又是一体的,就是有很好的整合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这些文化又互相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 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 特别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间,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各民族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血与火的共同抗争让各族人民加深了福祸与共、休戚相关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守望相助、急难相扶的兄弟情谊,形成了团结一致和抵御外侮的共同行动。 在近代反侵略、反分裂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和艰苦斗争,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变成了一个自觉、自强、自新的民族,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强大的民族,拥有了全新的意义,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根本归属。 3,如何理解文化的多样化与文化的一体多元文化的多样化是指文化内容的多样化,如主流文化,草根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的一体多元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各类文化形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从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LANGUAGEEnglishFrançais新闻新闻直播要闻国际军事社会政协政务图片视频财经财经金融证券汽车科技消费能源地产农业观点观点理论智库中国3分钟中国访谈中国网评中国关键词文化文化文创艺术时尚旅游悦读民藏中医中网艺云国情国情助残一带一路海洋草原黄河运河湾区联盟心理老年承建网站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南南合作知识分享中国大洋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南南人权论坛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雍和宫专业平台中国供应商商务物联应急教育体育生态双创儒学娱乐微视健康生活食品数字联播风采国版数创道家文化音乐记录中国演艺科学特产电商中国母婴数字经济中国溯源乡村产业振兴产业供销全球甄选中医肿瘤民族学在中国数智中国公考中国康养中国影视动漫外宣平台丝路中国文明中华中国湖北新山东东海资讯中部纵览中国四川七彩云南浪潮资讯衢州有礼新温州创新中国一乡一品海丝泉州新重庆韵动安徽海峡益美益阳常德时代吉林一病一学兴安岭上兴安盟投资山西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纵观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统一性始终是主旋律,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具有深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 \"多元\",是指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所组成的民族共同体。 这些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 \"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汇聚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这一格局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早期中华文明就体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对此学术界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如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和\"多元一体\"模式,严文明提出重瓣花朵模式等。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尚书·尧典》记载了帝尧时代\"协和万邦\"的情境。 《尚书·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后,以高山大川、江河湖海为标识,以河川贡道为联结,划分了\"九州\",其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天下大一统格局蕴含着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国家观。 在治水分州的基础上,《禹贡》又描绘了一套以王畿为中心、由近及远、渐次而成的\"五服\"体系。 夏朝是我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左传》对\"涂山之会\"的记载中说\"执玉帛者万国\",体现了周边族群对中原文明的景仰认同。 商周时期,\"大一统\"政治实践萌发。 商王国与服属于商的周边方国组成一个松散的联盟。 通过分封制,西周确立了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形成了统一的礼治秩序。 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遭到破坏。 各封国诸侯间互相征伐,纷纷兼并小国,出现了春秋五霸。 到战国时期,形成了七个大国,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君主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在各国征战中,秦始皇一统六合,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采取\"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等举措,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促进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秦始皇还向东南、西南、北方边境等地派出大量军队,这些军队后与当地民众通婚,使族群融合的规模和深度进一步加强。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开启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 此后,我国各封建王朝多采用秦朝的郡县制,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如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总体上都属于国家统一时期。 其间也有过分裂,有过内乱,但是在国家分裂时期,民族融合加快,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体,为下一轮国家统一酝酿了新的基础。 新统一后的国家版图更加辽阔、民族进一步增多、人员更加广泛,呈现螺旋式发展态势。 更重要的是,即使分裂时期,割据一方的统治者也以国家统一为目标。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民族王朝并立的时期,即使在这样的时期,中华文明依然表现出突出的统一性,大一统思想依然在发挥作用。 随着此起彼伏的战争、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文化的广泛交流与传播,各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各地文化融为一体的内聚性在发展。 各并立的王朝都以正统自居,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这表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逐步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内凝聚的结果使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统一性。 西周建立后,为维系一统秩序,重视宣传和强化一统观念。 周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天下观念,认为天子是代表天统治天下的人。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概念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以全国性考古发现探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发展至今的内在脉络是什么?这个文明古国如此强的韧性和生命力从何时开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上海出品的大型考古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眼下正在国内各大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取景,将首开先河以全国性的考古发现来讲述精彩纷呈的中国和中华文明创生的故事。 这是一部立足于考古实证、历史演进、文明溯源的纪录片,由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担任学术总顾问,《大上海》主创之一干超担任总导演,将借助重大研究成果和最新发现,深入挖掘考古遗址和文物遗存背后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从历史的长镜头探寻中华文明形成、发展、壮大的客观规律和内生动力。 《何以中国》共8集,采取全新的倒叙历史形式,从秦汉帝国这个多元一体的统一中国开始,往回追溯其可以被称作最初的中国的雏形,厘清历史进程中每一次重要的承继。 本报特邀该纪录片两位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展开对谈,独家解密创作始末。 200多个考古遗址和博物馆实地取景,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 文汇报:《何以中国》以实地考古探源中华文明,仅拍摄点位就有200多个,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为何要花大力气制作这样一部大型考古题材纪录片?其现实意义是什么? 李新伟:拍这部片子就是要用最新的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回答何以中国这个问题,讲述多元一体的统一国家——中国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是很独特的国家,有学者称作是扮装成国家的文明,很有道理,因为我们的国家和西方学者倡导的所谓民族国家不同,是一个多民族汇聚为中华民族,在核心文化的引领下,进入历史时期,也在强大的中央政府推动下,共同创造、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的文明体。 这样的国家和文明的复合体,或文明型国家,是如何形成的?还存在不少争论。 一方面,古史记载中,传说时代的黄帝时期,这样的国家已经形成了。 要回答这个重要的问题,需要依靠考古学研究。 丰富的考古发现与文献结合,已经可以描绘出一幅让我们震撼、也会让我们自豪的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国形成的壮阔画卷。 我们这个纪录片,就是想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诉大家,我们中国不是近代才有的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而现在的中国的雏形,可以被称作最初的中国的文化共同体,在那时也已经出现。 最初的中国内各区域间的多元互动,促进了各地区一体化的进程,孕育了将这个文化共同体构建为一个政体的理想,经过夏商周三代的不断实践,在秦汉时期,理想终于成为现实。 这是一条非常独特的文明型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道路,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也尝试过,但都转瞬即逝。 只有中国取得了多元一体的文明型国家构建的成功,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多年的文明。 《何以中国》这样的纪录片,就是要讲清楚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文明和国家形成的独特道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文明和国家的形成,有辽阔的地理背景,有各地区的参与,所以拍摄自然要涉及各个地区的大量遗址。 秦岭:为何要拍摄那么多地点素材,为何要花大力气,最简单直接的理由,就是值得。 考古百年的丰硕成果值得我们去记录,中华民族早期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值得我们去呈现,更重要的是对何以中国这个命题的思考,值得我们通过这样的形式去表达。 实话说,目前拍摄计划中所涉及的这些地点和内容,已经是项目组反复讨论割爱的结果。 从时间尺度上,我们将从万年前的定居社会、农业起源出发,讲到五千年前的早期文明、国家起源,最终进入两千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多民族统一的秦汉帝国。 在空间尺度上,我们要记录中国千里江山不同区域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物质文化成就,并呈现区域文化之间最精彩的交流与融合。 从纵深尺度,我们希望通过镜头体现出远古历史的现场感,在考古发掘实物资料和科学研究的支撑下,古代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它的方方面面都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要实现上述拍摄构想,从时空框架的规模和内容的丰富性上看,有200多个拍摄点就可以理解了吧,这是《何以中国》该花的力气。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具体体现这些内容。 谈现实意义,恐怕得从考古学自己的历史讲起。 今年是中国考古百年,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这百年历程本身就是中华民族近现代史发展复兴的一个缩影。 而第一代中国考古学家们既有英美留学的知识背景,又有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民族情怀,他们的历史使命是用这个外来的新兴学科去反驳打破中国文明西来说,批判地继承中国的史学传统,建立科学的中国上古史。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什么意思?
意思是: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化,涵义丰富,值得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体现在哪里?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多元并进:中华文明形成的整个过程,各主要文化区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元......
讲座报道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历程
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主讲,他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历程》为题,对中国相互作用圈(即最初的中国)的形成及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 苏秉琦先生提出中国的形成经历了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现实的中国三个阶段,张光直先生则根据各地区陶器组合的相似性,提出中国相互作用圈即最初的中国概念。 前辈学人的探索,皆为中华文明的概念及形成标准探索提供了重要视角。 考古资料明晰显示,最初的中国的形成开始于距今6000年左右。 距今6000年至5300年前后为中国史前时代重要的转折期,各地区普遍发生了跨越式社会发展,涌现出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仪式中心、创立新意识形态、施展各种领导策略以获取并维护权力的社会上层。 公元前3500年左右,各文化区在同步经历跨越式社会发展的同时,区域交流互动也迈入新阶段,形成了社会上层远距离交流网。 其交流内容不仅包括象牙、玉器、绿松石等稀有原料制作的等级标的物,亦包含天文历法、原始宇宙观、高级物品制作技术、权力表达方式、丧葬祭祀礼仪等先进文化的精粹内容。 参与交流的社会上层通过亲身旅行等直接方式积累了丰富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知识,并以某种方式将所学所闻进行记录,使之成为高级知识的组成部分,至少在社会上层中代代相传。 此种交流更加促进了各地区的一体化,即使没有核心引领,也足以使各地区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即为苏秉琦先生所云共识的中国。 由此,李新伟研究员认为,最初的中国指中国各主要史前文化区在同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密切交流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文化共同体。 除共识的中国外,苏秉琦先生还提出了理想的中国概念,并认为其形成于周。 李新伟研究员认为,理想的中国即为共识的中国形成后,促进最初的中国境内各文化区升华为政治实体的宏大政治理想,其出现时间很可能更早。 譬如陶寺大墓中对鼍鼓、铜铃、玉琮、镂空兽面玉饰、绿松石蝉等包含四方元素器物的着意铺陈,彰显出领导者胸怀四方的政治视野及构建广域统一政体的政治蓝图。 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领导者们则在一个超越九州的地理范围内,以超过陶寺政体的规模获取资源,传播礼仪,有力推动了各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及核心文化认同,迈出了将理想的中国变为现实的关键一步。 由此,距今5300年前后各地区互动形成的共识的中国、龙山时代雄心勃勃的领导者酝酿的理想的中国和周人以政治制度落实的现实的中国是多元一体的最初的中国由自在到成为政治实体的三个重要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从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和二里头古都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勾勒出整个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最先于距今5000年左右已经形成良渚古国为代表的早期国家,各地古国林立,各呈异彩。 。 距今4500年以后形成的陶寺古国靠近中原腹地,其统治者表现出熔合四方的理想。 至距今3800年以后,地处中原腹地的二里头文明方能海纳百川而又播之四海,对周边地区影响的深度及广度也空前提高。 综上所述,李新伟研究员认为,多元一体是中国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特质,而在中国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可归纳三个要点:其一,在社会复杂化初期,各地区可以通过裂变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因素;其二,各地区社会复杂化加剧、发生飞跃式发展与区域间撞击互为因果,撞击出的火花会激发各地区发展,而各地区发展也会加剧撞击的能力及动力;其三,如良渚、陶寺、二里头早期国家之类的更高级别复杂社会的形成,需要对以前各地区政治实践经验进行更主动、广泛的熔合。 (图文转自:人大考古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三星堆文物如何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三星堆文物如何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作为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的首个特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一经推出就成为今年沪上最热门的展览之一。双眼突出的青铜面具、繁复壮观的青铜树、形似方向盘的青铜太阳器……三星堆文物揭示出的古蜀文明令观众震撼,同时也令人不禁思考,独特的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是怎样的?上海博物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展览现场
讲座报道|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历程
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主讲,他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历程》为题,对\"中国相互作用圈\"(即\"最初的中国\")的形成及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 苏秉琦先生提出\"中国\"的形成经历了\"共识的中国\"\"理想的中国\"\"现实的中国\"三个阶段,张光直先生则根据各地区陶器组合的相似性,提出\"中国相互作用圈\"即\"最初的中国\"概念。 前辈学人的探索,皆为中华文明的概念及形成标准探索提供了重要视角。 考古资料明晰显示,\"最初的中国\"的形成开始于距今6000年左右。 距今6000年至5300年前后为中国史前时代重要的转折期,各地区普遍发生了跨越式社会发展,涌现出可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仪式中心、创立新意识形态、施展各种\"领导策略\"以获取并维护权力的社会上层。 公元前3500年左右,各文化区在同步经历跨越式社会发展的同时,区域交流互动也迈入新阶段,形成了社会上层远距离交流网。 其交流内容不仅包括象牙、玉器、绿松石等稀有原料制作的等级标的物,亦包含天文历法、原始宇宙观、高级物品制作技术、权力表达方式、丧葬祭祀礼仪等先进文化的精粹内容。 参与交流的社会上层通过亲身旅行等直接方式积累了丰富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知识,并以某种方式将所学所闻进行记录,使之成为高级知识的组成部分,至少在社会上层中代代相传。 此种交流更加促进了各地区的一体化,即使没有核心引领,也足以使各地区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即为苏秉琦先生所云\"共识的中国\"。 由此,李新伟研究员认为,\"最初的中国\"指中国各主要史前文化区在同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密切交流形成的、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文化共同体。 除\"共识的中国\"外,苏秉琦先生还提出了\"理想的中国\"概念,并认为其形成于周。 李新伟研究员认为,\"理想的中国\"即为\"共识的中国\"形成后,促进\"最初的中国\"境内各文化区升华为政治实体的宏大政治理想,其出现时间很可能更早。 譬如陶寺大墓中对鼍鼓、铜铃、玉琮、镂空兽面玉饰、绿松石蝉等包含四方元素器物的着意铺陈,彰显出领导者胸怀四方的政治视野及构建广域统一政体的政治蓝图。 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领导者们则在一个超越九州的地理范围内,以超过陶寺政体的规模获取资源,传播礼仪,有力推动了各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及核心文化认同,迈出了将\"理想的中国\"变为现实的关键一步。 由此,距今5300年前后各地区互动形成的\"共识的中国\"、龙山时代雄心勃勃的领导者酝酿的\"理想的中国\"和周人以政治制度落实的\"现实的中国\"是多元一体的\"最初的中国\"由\"自在\"到成为政治实体的三个重要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从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和二里头古都的发展变化中可以勾勒出整个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最先于距今5000年左右已经形成良渚古国为代表的早期国家,各地古国林立,各呈异彩。 综上所述,李新伟研究员认为,\"多元一体\"是中国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特质,而在中国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可归纳三个要点:其一,在社会复杂化初期,各地区可以通过\"裂变\"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因素;其二,各地区社会复杂化加剧、发生飞跃式发展与区域间\"撞击\"互为因果,\"撞击\"出的\"火花\"会激发各地区发展,而各地区发展也会加剧\"撞击\"的能力及动力;其三,如良渚、陶寺、二里头早期国家之类的更高级别复杂社会的形成,需要对以前各地区政治实践经验进行更主动、广泛的\"熔合\"。
“多元一体” 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特征根本认识.doc
“多元一体”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特征根本认识.doc,“多元一体”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特征根本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为目的,但有关中华文明的研究却不是从“探源工程”才开始的,而是中国学术界近百年来的一项大任务,大课题。 十九世纪末叶,满清政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沦陷谷底,民族危亡,命悬一线。 学术界以及包括有远见的政治家们纷纷注意到,和西方列强的民族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 而她的。 多元一体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特征根本认识.doc9页VIP 需要金币:***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多元一体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特征根本认识.doc 多元一体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特征根本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为目的,但有关中华文明的研究却不是从探源工程才开始的,而是中国学术界近百年来的一项大任务,大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考古学的产生,也主要和解答这个问题有关。 中国的命运、中国的未来何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严肃且无非回避的问题。 而她的未来,有赖于对她的历史过程的深刻理解。 丰富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周秦汉唐以来的民族和国家较为详备的历史。 但更早的时代,文献阙如。 疑古派对上古传说整理之??发现,可信赖者寥寥无几,不足以仔细勾画这段过程,必须根据物质文化遗存进行这段历史的复原与重建。 于是,考古学应运而生,考古学的任务也因此被规定了下来。 考古学对历史的复原重建有个循序渐进的程序。 它首先需要寻找发现古代人们的文化遗存,按照年代排列起来,辨析耙梳其中的传承流变,建立一张按照物质文化面貌的异同特征标记的历史年表,进而再探讨创造了这些文化的人类社会之种种问题。 通常把这个程序的前半段,叫作物质文化史研究。 1920年代,中国考古学产生以来,随着田野考古资料与研究的点滴积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到了1970年代,中国各地的史前文化演变谱系终于渐显轮廓。 指出这六个区域里的史前文化各有特点,彼此之间有交流融汇,又自成演进发展谱系。 苏秉琦先生还注意到,在长达万余年的史前历史中,各地文化始终保持相对独立的发展,就是进入夏商王朝,再以后春秋战国、秦汉隋唐的历史时期,尽管古代中国在政治上逐渐走向统一,但各地区之间文化的差异依然存在,甚至直到今天,地区文化见的差异仍旧隐约可见。 针对这种现象,苏秉琦先生提出了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多元说,形象的说法是满天星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说的传统认识。 哈佛大学著名的中国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同意中国史前文化多元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史前时代的某个时刻,一些地区之间的交流明显加强和密切起来,也即在黄河和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一个文化的交互作用圈。 各种层面频繁和大规模的经验交流,最终导致这个范围内的文化及其背后社会的发展逐渐走向前沿,从而形成了一个产生文明的温床,用张光直本人的话说,即启动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化进程的程序,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文明的史前基础。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对多元发展的史前文化进行分析后指出,满天星斗式的文化分布中存在一种向心的、重瓣花朵式的结构。 越靠近花芯的文化,发展程度也就越高而处在花芯上的中原文化占尽交通和交流的地缘优势,成为带动周边文化发展的核心。 对于这个结构的形成原因,严文明先生做了深刻阐释。 他认为,东亚地区因北方高寒地区、西部戈壁沙漠、西南的青藏高原以及东南亚热带雨林的阻隔,实为一个与旧大陆西半部分相对隔离的地理单元,不用说,东向的太平洋为这个地理单元划分出一道更为清晰的边界。 如此就带来了导致日后东西方大格局的种种可能性。 但是,东亚地区内部却十分广阔,自东向西,地势分三层台阶,自南而北,气候从热带依次过渡至寒温带。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文化的多元特点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重要的是,在东亚地区的腹部,有两条巨大的河流——黄河和长江。 其中下游广阔的流域面积和平坦的地形,为居住于此的先民们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这也许是交互作用圈得以形成的最重要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为了渡过食物短缺的冬季,需要开发某种可以储藏的食物资源,于是,这些地区率先发明了谷物农业。 农业为人口增殖、社群扩大、文化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持。 如此这般,东亚地区内部便出现了一个文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 严文明先生把史前文化这个趋势高度概括为多元一体。 不同水土既可以培育出不同的文化,也可以养育不同族群。 对民族问题深感兴趣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把考古学文化的多元性和古代民族联系起来,提出一个重要论断: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中华文明是中国历史研究、也是世界文明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彰显中华文明的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对于增强民族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有几大关键问题:一是中华文明是何时形成的?有多久的历史?二是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中原王朝为引领的一体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三是中华文明为何会走出一条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道路?四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有何特点?五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如何?由于缺乏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时期的文献记载,回答这些问题只能依靠考古学获取的第一手资料。 一百年来,考古工作者通过艰苦工作,以丰富的考古发现向世人展示出考古学对于研究古代文明的巨大作用。 夏鼐先生因此发表了《中国文明的起源》,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可以上溯至史前时代。 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背景、原因、机制等,还涉及环境、经济、资源、信仰等方面,需要以考古学为基础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 为此,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以下简称\"探源工程\"或\"探源研究\")启动预备性研究,并于2004年春正式启动。 该项目作为国家\"十五\"到\"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共有20多个学科、数十个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从工程预研究算起,到去年5月整整20年。 探源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各地距今5500-3500年间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和权力强化程度的都邑性遗址作为工作重点,从中获取关键信息,分析当时的社会分化与权力强化,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 一、探源研究的主要成果经过20多年的工作,探源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提出了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关于文明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存在诸多分歧。 这一阶段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形成了阶级、王权和国家。 探源研究认为,文明起源与文明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是文明社会孕育和产生的不同阶段,先有文明因素量的积累,后有社会质的变化。 具体而言,\"文明起源\"是指史前时期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社会开始出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贵贱与贫富的分化,文明因素开始孕育。 社会分化加剧,形成了阶级;社会等级制度化,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化,形成了礼制;出现了集军事指挥权与宗教祭祀权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王,以及强制性的、以社会管理为主要职能的公共权力--国家。 国家的出现是文明形成的标志。 探源研究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 如果依据这样的标准,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的历史。 通过对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研究可知,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并非都符合这\"三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印章上的图案也未被认可为文字。 随着世界各地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的进展,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世界各地可以有符合自己古代社会发展特色的文明形成标准。 我国学术界有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历史文献和古史传说为参考,更重要的是,百年考古获得的极为丰富的考古材料,揭示出中华文明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有独特的发展道路,我国学术界理应提出相应的文明标准。 根据恩格斯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观点,探源研究提出进入文明社会标准: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 探源研究认为,在没有当时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考古遗存辨识当时当地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都城、宫殿或神庙、大墓、礼器、战争和暴力。 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后,中国各区域的农业发展,人口增加,区域中心逐步发展为规模宏大的都邑。 制作玉器、绿松石器、精致陶器、漆器等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手工业专业化,并为权贵阶层控制。 各地区都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管理社会事务的阶层,社会出现严重的贫富贵贱分化,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出现了掌握军事与宗教权力的王,及由王控制、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进行管理的政体--早期国家。 出现了奴役现象,一部分人为贵族殉葬或被用于宫殿奠基。 中国考古学的这些发现,足以证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物化形态有自身的特点。
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探秘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
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探秘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题: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探秘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 三星堆遗址的上新,引发各界围观和热议,也掀起又一轮对考古文化的探究热潮,其中,三星堆和二里头的关系尤为引人关注。 新华社记者就此近日采访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领队赵海涛以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 记者:从三星堆出土文物看到,其中不少与二里头文物几乎同款,两个遗址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各自具有哪些特征? 赵海涛: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市偃师境内,遗址现存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距今3700多年前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心聚落。 1959年至今的考古发掘表明,二里头遗址呈现出明显的王朝气象,目前已发现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以及官营作坊区等重要遗迹,以及成组的青铜礼器群等。 从考古发现来看,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比如都出土有陶盉、牙璋、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但祖型却在二里头,二里头遗址出土类似文物年代更早、工艺难度极高。 这几类器物都是高级别、高规格的礼器,代表一定的礼制。 雷雨:三星堆文化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地域特征鲜明的考古学文化之一,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独特性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三星堆特殊的祭祀行为,包括燔烧、器物分层、填土夯筑等复杂过程十分罕见。 王巍:这两个遗址都是青铜文明具有代表性的遗址。 现在考古学界基本上认定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都邑性遗址。 它创造了一系列的礼制,包括宫殿的布局、中轴线的布局、前后几进院落这种宫室制度。 二里头创造了青铜容器铸造技术,这些铜容器后来成为商周时期贵族用来表明身份的礼器。 三星堆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它最大特色是出现一批与信仰有关的一系列用具,比如总高度在2.6米的铜人立像、大型青铜面具、青铜人头像、黄金面具、金杖等。 王巍:三星堆出土有大量深受夏商王朝影响的青铜器和玉器,比如发现夏商王朝创立的用璋、戈等仪仗化的器具,发现了在夏商王朝时期受到重视的铜铃等,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赵海涛:二里头文化的繁荣阶段明显早于三星堆青铜文化繁荣阶段,两个地方相距千里,相对独立,都有各自的文化发展谱系和脉络。 从器物特征和所代表的内涵来看,二者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上层礼制方面。 雷雨:三星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联系较多,三星堆很多东西与二里头有渊源关系,比如玉戈、玉璋、陶盉、高柄豆、觚型器、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等,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器物群联系纽带。 二里头和三星堆在地理空间上一北一南、一东一西,两者之间肯定有一个文化传播的中间地带。 尤其是牙璋,三星堆出土的人像很多手里持着牙璋。 它的神坛,下面有一个立兽,立兽顶着几个小人,小人头上顶着的最神圣的东西恰恰是商王朝创造的铜尊或者铜罍,显然三星堆对铜尊铜罍非常尊崇。 记者:从二里头到三星堆,我们能否印证一些中华文明的发展特点? 王巍:当然。 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是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 距今约5000年这个时期,包括成都平原地区在内,各地都有迈向文明的进程。 到了夏商时期,这种文明的交流互鉴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格局开始形成。 一个重要的表现是铜器及其制作技术向周围的传播;另一个便是玉石礼仪用具所代表的礼仪制度向周围的传播。 当然,交流是相互的,我们可以看到甲骨文当中,有商王伐蜀的记载,跟蜀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雷雨:三星堆这次的考古新发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 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与埃及文明、西亚及南亚文明有什么联系,三星堆文化在青铜人像、面具、神树等器类的独特性正是中华文化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特质的最好表达。 赵海涛:至少从36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与长江流域的古蜀文明交流、互动,直到秦汉时期巴蜀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是中华文明多地起源,并存发展,通过频繁紧密的文化交流,最终走向一体化的生动体现。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说明,至少从二里头时期开始,中原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区就有着比较多的交流,这种交流改变了成都平原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发展的模式和内涵,开启了成都平原地区随着中原地区文化发展进程而变迁的新阶段。 雷雨:三星堆文化来源本身就是多元的,中原夏商时期的礼制对三星堆文化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影响,比如与中原地区非常相似的尊、罍这样的礼器。 这些显示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明中的一体性,多元体现在它本土的一些东西,比如青铜群像、面具、神树、金杖等。
中华文明何以多元一体--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扫描
\"黄河文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血脉相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星堆是中国乃至世界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生动例证\";\"新石器时代的信仰\'标准化\'可看作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史前基础之一\"……岁月流转、时代更迭,统一始终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新华社记者詹彦摄中华文明起源如满天星斗,散布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文明融合交流、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 大会主题发言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从具体考古工作入手,分享了探源视野下的陶寺遗址近年考古新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谈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收获,他认为这对深化边疆治理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讲述北宋东京城州桥与汴河遗址考古发现,展示唐宋到明清时期开封城市沿革的缩影……2023年10月25日,观众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参观。 新华社记者杨湛菲摄\"寨沟遗址商代大型墓葬与中原殷墟文化联系紧密,为南流黄河两岸的青铜器群找到了归宿。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种建荣分享了寨沟遗址的发现。 在介绍汉文帝霸陵考古收获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永嬴提到,薄太后南陵出土金、银器上的装饰图案带有游牧民族的文化风格,是先秦两汉农牧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