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被世俗淹没事例
《庄子》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
就是说:孝子不奉承父母,臣子不奉承自己的主子,这是最好的臣子和儿子。假如说自己的父母所说的话,就认为是正确,父母所做的事情就认为是良善,那么这种人就是不孝之子。君子所说的话就认为正确,认为的好就认为好,那这就是不孝。
其实庄子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个愚孝的状态,在世俗的观念中就认为:需要对父母百依百顺,在照顾父母的生活之后,完全的顺应父母的意思,不违背父母的观点就认为这是孝。
这一个观点看似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状态,但是实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也存在着愚孝的状态。那么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不明是非,百般顺应的时候,这也是世俗观念所误导的一种状态。
如果说父母的言行存在着触碰底线以及道德的事情,子女仍然跟随其后,无条件的服从和顺应,不懂得指出父母的错误,其实这本身也是一种最大的不孝。
然而世俗之人并不懂得这个观点,大多数人为了顺应父母的意思,为了成全自己孝顺的名义,只是一味的陷入在愚孝的状态之中却不自知。父母认为对,他就说对,一味的对于父母阿谀奉承,这岂不是陷入了愚蠢的思维之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