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与无意的区别
刻意 [kè yì]
1、克制意志。
《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 陆德明 释文:“谓削意令峻也。”《后汉书·党锢传序》:“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 李贤 注:“刻意,刻削其意不得自恣也。”
2、潜心致志;用尽心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才颖之士,刻意学文。” 宋 文天祥 《知韶州刘容斋墓志铭》:“早刻意词科,书无不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金陵 曹淡泉 秀才,以‘一夕春风煖,吹红上海棠’一联,为予所赏;遂刻意为诗。” 柯灵 《香雪海·团圆》:“她并不刻意修饰,可是整整齐齐,有模有样。”
无意 [wú yì]
1、泯灭意虑;没有意念。
《列子·仲尼》:“夫无意则心同,无指则皆至。” 严北溟 注:“泯灭了意虑,它就和本心相同了。”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天下有始》:“夫道之为物,无形无状,无心无意,不忘不念,无知无识。”
2、引申指无心,非故意的。
宋 梅尧臣 《和道损喜雪》:“薄厚曾无意,飘扬似有因。”《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无意中又晤一位高贤,真为幸事。” 巴金 《怀念萧珊》三:“本来我们想瞒住他的母亲,可是无意间让他母亲知道了。”
3、不愿;没有打算。
《韩非子·内储说下》:“足下无意赐之餘沥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视 秦王 无意偿 赵 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因为 闻舍人 无意来娶了,故把与学生做执照,来为敝友求令甥。”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至 岐州 ,见山高水深,可作修真大地,无意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