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弘农世泽清白家声的来历

弘农世泽清白家声的来历

弘农世泽清白家声的来历

弘农绵世泽,清白振家声

焚烧香烛的烟雾缥缥缈缈,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子孙,也涵养了顺德一方水土。

清明时节,淅淅沥沥的雨声,从大榕树的枝叶溅落下来,祠堂里浓郁的香火味随着烟雨飘洒。这时候,尽管族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事业,他们依然随着匆匆忙忙的脚步,踏着浅浅的雨水从四面八方赶来,族人聚集在宗祠里,追思祖上的恩泽,重温先人的祖训,一些久别重逢的宗亲握手言欢,问长问短,肃穆的场面洋溢着浓烈的祥和气氛和亲切情感。

容桂南区小学的前身,是杨氏大宗祠。杨氏族人在南宋时(约1127年)从江西赣州移居在容桂南区一带。杨氏大宗祠俗称“红祠堂”,始建于明朝正德八年(1514年),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重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一(1787年),由进士杨统倡议重建。该祠坐北向南,气势宏伟。祠堂正门上悬“杨氏大宗祠”贴金牌匾,两侧悬挂木刻对联“太尉家声,善堂显嫡;平章妙貌,书海朝忠。”对联内含“太尉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清廉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意思。正门选用柚木制造,上绘二神于门之左右,披甲持钺,左为“神荼”,右为“郁垒”,形态威严使人敬畏。大门两旁均有“石鼓”,石狮蹲于两侧,左边的雄师戏弄着绣球,右边的雌狮抚摸着幼狮,神态生动,健壮威武。

祠堂正面列为三进,分前、中、后三座,左右两厢为衬祠,内有九堂六院。中为露天空地,全部采用花岗岩石铺砌而成,中左前边砌有白石平台,四周上设红砂石雕栏杆,两侧奇花异卉,幽雅清静。台上可作戏台,台下可容千人观赏戏曲。祠堂斗拱结构壮丽美观,雄健有力,祠脊所嵌的红砂石雕,特别生动传神。中堂正面上悬“成安堂”大字牌匾,为明代杨慎所书。

主祠后座供奉东汉延光二年(124年)太尉杨震公像,及其后至南雄珠玑巷之前各代祖先。以杨震公为始祖,供奉始祖年代久远,杨氏后代人才辈出,子孙后代遍布海内外,昔日每年前来杨氏大宗祠祭祖的人络绎不绝,血脉绵延,生生不息。

杨氏大宗祠大约在1930年辟为“成安小学”,1952年改称为“南区小学”。改革开放之初建成现代风格的南区小学。杨氏大宗祠虽然改建为学校,但世代相传的祖训依然在留传,记忆留在脆薄发黄的纸上,留在那些漂浮的传说里,留在那些朗朗的读书声中。

杨氏大宗祠的族人曾经搜集编写大量格言联语,作为杨氏族训,教化子孙后代。族训传承着规范后人行为的作用,是一个家族共同尊崇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举止,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

断机垂百世,遗教泽千秋。

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求知无厌知无尽,治学有恒学有成。

百尺竿头未止步,盛名之下更虚心。

这些格言联语涵养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宗族以及地域的人文品格和精神向往。“黄卷催吾朝起早,青灯伴我夜眠迟”。“能勤德业惟良友,有益身心在好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难怪这里世世代代,诗书传家,学风绵延。

身无纤尘洁如玉,心有大业贵于金。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光前振起家声远,裕后留贻世泽长。

事到盛时须警省,境当逆处要从容。

忠言逆耳思三复,凡事于心策万全。

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这些一条条阐释起来,富于智慧,颇有哲理。“身无纤尘洁如玉”,其大概意思指君子当洁身如玉,要练就美玉般的底气,为官仕宦一身正气。“心有大业贵于金”,做人要有远大的理想,不能碌碌无为混日子,要有一腔家国情怀。“光前振起家声远,裕后留贻世泽长”,意思是要自立自强,白手起家,使自己及其家族有声望,隆声远播。富裕之后,留给子孙后代的福气和恩泽源远流长。“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本来是左宗棠的两句诗,意思是说:不经受上天的考验与磨难,就不算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会被人嫉妒的话,就说明你这个人本身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

当然,族训都很实在,先人常常教导子孙不要只盯住眼皮底下的一丁点儿利益,做事要讲究长远的眼光:

弘农绵世泽,清白振家声。

贪占便宜终受累,能安勤俭不长贫。

剑锋出磨砺,梅馥发苦寒。

读可荣身耕得粟,勤能致富俭恒丰。

兴业须从勤处得,生财总自俭中来。

知多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

好一个胸襟与眼界,这些格言联语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历经沧桑淘沥而沉积下来的精神财富。千百年来,正是以家族血脉为纽带的中国社会,将家风、家规、族训融入社会道德之中,感恩思孝,敦亲睦族,扬善劝恶,济世兴邦。

格言和联语是家风的灵魂,而盛满家风和故事的祠堂,则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