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人和事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正如古人说的
庄子.徐无鬼》:庄子曰:“齐人蹢子于宋者,其命阍也不以完,其求钘钟也以束缚,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遗类矣!
惠子沾沾自喜地对庄子说:“今天下百家争鸣,相互指责,争吵不休,但是不管是儒家、墨家还是杨朱学派,没有一家说我不是的,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我的理论是最完美,最无懈可击的吗?”
庄子给惠子举了一个例子:“齐国有个人,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计,他背着全村人干了什么事呢?因为当时人贩子最容易交易和出手的是少胳膊少腿的残疾人,因为这样的人跑不掉,雇主好管理。所以残疾人都能卖出个好价钱。于是齐国这个人竟然亲手把自己儿子搞残,卖给人贩子,然后人贩子又转手把他儿子卖到了宋国当一个看门人。可是这个人在外人的眼里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别人都觉得他很讲究,很爱护家人,也很爱护财物,他买了一个小铃铛都爱护备至,裹了一层又一层。对于把儿子送到了宋国一事,他从来没有告诉别人真相,只是谎称儿子走丢了,也装模作样地到处寻找,但是从来没有走出村子去找过他的儿子,他只是做些表面文章给别人看的罢。这都是掩盖了事实真相的人。庄子称之为“遗类”。”
人总是象手电筒一样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把自己粉饰的冠冕堂皇而愤世嫉俗。其实当你一个手指头指着别人的时候,还有三个手指头指着自己。《圣经》上说“世上没有一个义人;人生来都是有原罪的;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我们都是同一块田里的浆果……”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谁都不要把自己打扮的无可挑剔,能盖得了一时,盖不了一世,而真实就是力量。庄子《德充符》先后登场的六个残疾人,一个比一个长得丑,但是一个比一个更具有人格魅力。哀骀它的丑把鲁哀公都惊呆了,哀骀它甚至讲话都不利落,但是与他相处的人都不愿意离开他,美女见了他都想嫁给他。庄子总结哀骀它是“才全而德不形”。“才全”就是保存天性的完整,“德不形”就是不要在外表上彰显和雕琢。
《庄子.庚桑楚》:有生,黬也,披然曰移是。尝言移是,非所言也。虽然,不可知者也。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为是举移是。
这段话的意思是看到别人脸上长了一个痦子就觉得不舒服,纷纷指责、批评、建议去掉那个痦子。认为去掉了就是正确的,称之为“移是”,但是庄子认为人们只是注重表面,而忽略了天性的完整。古人吃饭很讲究,动物的内脏和蹄子是不吃的,认为那都是肮脏之物,污浊之气聚集的地方,但是在祭祀的时候必须把宰杀过的牛羊整体放到供台上,零部件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动物的灵魂就无处安放,神者不受。去参观富丽堂皇的王公宝殿,皇宫大庙,无论怎样宏大漂亮,也少不了茅房的配置,否则就是不周全。一切从完整的心性出发,一切以整体思维去看待所谓你看不惯的人和事,则无所不可。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每个人都是有优缺点。看不惯别人,总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那就是无知。就连圣人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庄子.盗跖》“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甚可羞也。”
三皇五帝圣事,骗了无涯过客。黄帝也做不到天下人都服他,杀死了异己,不能称为圣明;尧亲自杀了自己的长子考监明(丹朱),不能称为慈父;舜赶走老父瞽叟,不但不服侍父母还不禀告父母双亲就自行结婚了,这是大不孝;禹对人对己都要求太高近于苛刻,让人受不了。汤王、武王其实都是政变上台的,并不光彩。在世俗的眼里,他们全是光辉的形象,实际上他们都掩盖了自己的缺点而已。
《庄子.盗跖》: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以为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离其患也。
孔子教导人家父母在不远游,可是他周游列国,并且从来不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匡子和父亲断绝了父子关系,老死不相往来;我们都是要求别人做圣人,要依照圣人的一言一行去做,却不知圣贤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更不知自己的自以为是就是无知之极。这便是这人世间纷纷扰扰是非不断的根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