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知识 > “尚存畏敬尽堪刑”的出处是哪里

“尚存畏敬尽堪刑”的出处是哪里

“尚存畏敬尽堪刑”的出处是哪里

“尚存畏敬尽堪刑”出自宋代陈普的《挽诗》。

“尚存畏敬尽堪刑”全诗

《挽诗》

宋代 陈普

蝇头蜗角总虚名,公擅儒林一老成。

四德兼全空翠袖,一丘何暇问苍生。

书窗掩月鸡同梦,琴室临溪鱼识声。

可惜哲人今山矣,尚存畏敬尽堪刑。

《挽诗》陈普 翻译、赏析和诗意

《挽诗》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蝇头蜗角总虚名,

公擅儒林一老成。

四德兼全空翠袖,

一丘何暇问苍生。

书窗掩月鸡同梦,

琴室临溪鱼识声。

可惜哲人今山矣,

尚存畏敬尽堪刑。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士人的境遇和价值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悲愤之情。作者认为,虽然士人在社会上所获得的名声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在儒学领域中却能够成为领袖人物,他们的学问和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尽管他们才德兼备,却无暇关心社会苍生的疾苦。诗中提到了书窗掩月、琴室临溪等景物,突显了士人的隐居之态。最后,作者感叹着可惜当代的哲人都已经隐退山林,畏于权势而无法行使自己的才能。

赏析:

《挽诗》通过对士人的境遇和价值观的描绘,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处境和思想状态。诗中使用了较为平实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诗人以蝇头蜗角来形容士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微不足道,但却能在儒学领域中成为领袖人物,突出了士人学问渊博的一面。同时,诗人也以书窗掩月、琴室临溪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士人隐居的态度和对世俗的回避。最后两句以哲人隐退山林,畏于权势的形象作为结尾,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现状的不满和对哲人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士人的境遇和价值观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士人的期望。它揭示了宋代士人的矛盾心态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